988/象安思远那样品牌收藏
(2015-07-15 14:10:30)
标签:
马未都收藏界米芾中国文物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去年美国有场安思远收藏清仓拍卖,轰动了中国收藏界。中国人跑去了五、六百人,几乎收藏界的“大佬”无一例外悉数到场。1400多件藏品全部拍尽,一件未剩,堪称拍卖界的奇迹。
为什么人们这么热衷于安思远的收藏,因为安思远在美国是中国文物收藏“教父”级的人物。在美国的中国文物收藏界其可达到呼风唤雨的程度。安思远为犹太人,终生未娶。17岁从耶鲁大学辍学,拜艺术品收藏家“庞耐”老太太为师,学习中国文物收藏。这个庞耐是向美国最早介绍中国艺术的人,可以说正是因为庞耐的不懈推广灌输,至少让美国人提前50年认知了中国艺术,其堪称世界级的“中国艺术教母”。1971年安思远出版了《中国古代家具》一书,这本书连同之前1944年古斯塔夫出版的《花梨家具图考》,及之后1982年王世襄出版的《明代家具研究》一书,这三本书成为中国家具收藏最经典、最具权威价值的著作,可以说收藏中国古典家具就一定绕不开这三本书。可见安思远此时就己具有了在中国收藏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后安思远又出版了《中国书画研究》3卷集,这是中国书画研究典籍式教科书式的著作,体现了这个人对中国书画艺术研究的高深静远。马未都讲过安思远一个故事。马未都有一朋友早年在纽约读书,手里积存了2000美元,想去拍件东西。但这点钱哪管用,无奈只拍了一个最便宜的中国碑帖单页,这是“淳化阁帖”其中的一页。美国人看这东西黑乎乎的,不明白是什么,谁都不肯要,就“剩下”给了这个中国年轻人。拍卖结束,安思远凑过来问为什么你喜欢拍这个,马未都这个朋友慌得不行,随口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圣帖”,从小就用其临帖写字。安思远听后马上说你拍的这个帖我3万美金买了,但我有个条件,就是你以后要做我的代理,凡是有拍这种碑帖你都帮我买下,我给你佣金。就这样安思远买全了《淳化阁帖》,这个帖后被上海博物馆以480万美元买走,这还是安思远看重文物归家的“友情价”。启功先生说能看到《淳化阁帖》,这辈子就沒白活了,由此可见这件东西的重要。马未都就此评价,说从这件事能看到安思远具有很强的判断力,仅听到一句这是圣帖的话,就马上做了决定。这个人知识水平又颇为高深,收藏且有深入研究,当然可以无往而不胜。安思远无数次来过中国,去过许多地方,比如长城、安徽民居等地方都去过。其一生都在尽心尽力研究中国艺术,他去年在86岁左右年龄时去世。
这次美国纽约安思远中国收藏拍卖,拍的全是他家里的“用品”,也就是安思远的家实际上就是个中国文物博物馆。家里所用的一切,家具、摆设、悬挂等统统是中国文物,1400多件,真是不少。到场的古董商们发现,安思远的收藏也并非件件都好,其中个别还有赝品。但所有拍品全部拍光,不仅如此,拍价都超过了预期几倍,有的甚至达到十几倍,整个拍疯了。其中有一幅米芾的字,一看就知道是“潘货”,也就是北京潘家园的地摊货,但还是拍出了50多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00多万元的价。真正的米芾的字怎么可能是这个价呢,至少要翻上百倍的跟头。人们“知假”还拍,实际上是对安思远表示个尊敬,这幅“米芾”的字,可能“在安思远那儿拍的”,这种说法和背景更具价值。从安思远藏品拍卖来看,人们绝对买的是“安思远”这个品牌,买的是品牌价值,而不仅是安思远那些藏品本身的价值。这应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收”与“藏”不是一回事,藏家在业界的地位,其知识性、判断力,影响力更为重要。没有这些,你也就是一个文物贩子,一石头商人,永远不是艺术品藏家、学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