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中国人挑汽车
(2015-05-21 11:59:15)
标签:
汽车日本车中国人底盘中国 |
分类: 杂谈 |
有媒体分析报道为什么进口车一到中国就变差,原因是中国人挑车的方式,让进口车商不得不以“中国特色”的方式来应对。任何商家肯定消费者喜欢什么,其就一定会迎合什么,那么中国人喜欢挑什么样的车呢?
中国人喜欢个头大的车,内饰漂亮的车,也就是外表靓丽的车。但对要命之处的发动机、底盘、悬挂等却很少关心。“老外”们在国外造车非常谨慎和老实,对车辆的安全性一丝不苟。但到了中国不得不变得“乖巧”,学会变通了。故意把车拉长,把空间弄大,这样增加的成本,则用减配来抵消。比如欧洲车把悬挂、底盘换成简配,日本车则把钢板弄薄,弄薄后车就更轻了,开着就是灵活,也很省油,非常受中国城市开车人群的欢迎。至于这样带来的安全隐患,则被普遍视而不见。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买车并非是买车,买的是个脸面、虚荣和浮夸。钱都花给了车屁股、皮座椅、天窗、定速巡般,多向电动调解等,以及后排的宽敞空间,精致的内饰、车载电话、GPS、倒车雷达、方向盘上N多按钮等。其实这些大多可有可无,不是那么完全必要,即使是必要也要排在发动机底盘、悬挂、变速箱、轮胎等完全安全完全放心之后。任何一款汽车其防撞性必须首要考虑,我们就是要开不怕撞的车,即使撞了也要保证后果不严重,能住保命!安全是选车头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任何情况下,安全性越好的车就越值得选择。
在北美每年评出的最可靠车型和最安全车型都是日本车居多。这是北美的日本车质量非常好,零配件质量很过关,装配工艺过硬。但北美的日本车即便是与中国卖的日本车同一车型,也不代表其与卖在中国的日本车是同一水准。也就是北美的日本车与中国的日本车没什么关系,质量无关,口碑无关,销量无关,完全不搭界。中国的日本车减低了配置,拉长了本身,增加了屁股,其品质和质量已大打折扣,与那些在世界上建立广泛信誉的日本车不是同一回事。在中国讲到进口车,一定要讲是在中国卖的欧洲车、美国车、日本车,前边务必要加“在中国卖的”这个限定词。这是我们的“中国特色”之一,是我们“任性”后必须要承受之重。
我们绝不能抱怨日本人、德国人“良心大大地坏了坏了”,其实人家原来都是原汁原味,丝毫不差把车搬来,只是在我们中国不被人待见,销量特别差,甚至很快就逃出了中国市场。后来才学聪明把车内饰弄得精致美观,把后排空间加大,搞得舒舒服服。不该有车屁股的也都有了,那么与汽车原底盘、悬挂、动力完全不匹配也没人关心。这样完全迎合了中国人看汽车只重外表,不关心内在的习惯,这是典型的“逼良为娼”呀。怪就怪我们目前还属于物质性、炫耀性消费阶段,面子和虚荣为买车的首要选择,缺乏理智、没有常识,不着边际,消费观极其不成熟、盲目、任性。
现时的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苍白走向成熟,其中要付出无数的代价,承受不知多少痛苦。怎样看汽车、挑汽车之中暴露的不理性,愚昧无知也是其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之一。就像我们现在所要承受的无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一样。只能寄望于理智的中国,实际的中国尽快到来。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我们其实“生活的常识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