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程铁峰的“漫雕”艺术
(2014-01-18 16:30:48)
标签:
实际上合一自在边边角角尽显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漫雕”是从“漫塑”一词移植过来。所谓漫塑其是雕塑品类之一,是具有强烈讽刺性和幽默感的一种雕塑。题材多选用代表性的著名人物和事物,比如知名政要、演艺明星、社会名流等。使用极尽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并运用夸张、变形、概括、抽象等多种造型处理,塑造出十分幽默诙谐,啼笑皆非,让人会心一乐的艺术形象。并借此来讽刺嘲笑、表扬批评社会上的某种现象。因此这种漫塑又被称为立体漫画或漫画雕塑。可以说程铁峰的漫雕与漫塑艺术表现本质相同,创作手法同一。只不过漫塑使用的材料没多大局限,自由度很大。多为泥塑、石膏、玻璃钢,以及其它金属材料。工作程序是先创作出泥塑手板,再翻模具,然后用选定的材料浇铸出成品,最后修整、着色、抛光后面世。而程铁峰的巴林石漫雕则受原有石材规格、形状、色彩、质地、纹理等限制。要走中国石雕“相石而为”的传统路径,见石就地,望色用彩,遇纹顺形。也就是充分利用巴林石清润透爽的质地,鲜艳绚烂的丰富色彩,以及千变万化的肌理纹脉来构思创作题材,塑造人物。其中巧用俏色最为关键,用的巧妙恰当会起到画龙点睛,满盘皆活的功效。从这个角度说,漫雕比漫塑更具创作挑战性,必须“戴着枷锁跳舞”,不可随心所欲,只能“将石就石”。但正因有此局限,则带来新的有独特个性的创作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更能体现作者创意奇想,“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程铁峰的巴林石漫雕作品让人印象最深,恰恰就是其运用石材质地、色彩及纹理的巧妙、自在和生动。相石而为俏色巧雕的创作手法发挥已非常自如。象《秀》这件作品利用俏色大胆地夸张变形,极抽象概括地表现出“走秀”模特代表性的气质和风度。《求知》所用牛角冻地除了构造水牛形象外,仍将少量重灰色巧妙用与牛童的发辫,十分贴切自然。此外人物、竹篓、毛笔及河岸岩石都色彩应用的非常和谐生动,栩栩如生。《青春》系列之一,年轻人的头发被狂风吹的飞动,头发经装饰化浪漫处理,又被浓艳的红花色俏“染”的通红。既时髦,又增添了火红青春的梦和诗意,色彩巧用的非常有意味。
漫雕最突出的艺术表现力就在于其讽刺的意味和幽默风趣的感觉,具有强烈和高度“漫化”的特殊语言,非常鲜明夸张的异化形态。以及“意”到骨髓,入木三分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出人物的独特个性和典型气质,以及其真实的内心情感。正所谓:“以漫传神,以神定形,以神取胜,神形合一”。程铁峰创作的巴林石漫雕人物作品《王宝强》,故意高度夸张和变形人物的形体和五官,突出其“草根”气质和戏剧化形态。虽非常搞笑幽默,却十分轻松自然。《潘长江》大脑袋小身体,五官滑稽的浪荡样,故意“矫情”扭来扭去的身体。这极具讽刺搞笑意味的行为,实际上鲜明准确地传递出人物幽默诙谐的典型形象。让人马上就能想到其所经常嘲讽、表扬的某些人和事。《李保田》所塑造的人物双眼皱纹已翘成弯月,嘴角裂成了一个深钩子。这虽有点嘻皮笑脸,表情夸张。但人物不失内心的自然真实,行为的质朴洒脱。《大忽悠》抓住人物翘眉瞪眼,龇牙咧嘴,一脸“坏笑”的某一瞬间,鲜明地揭出了“大忽悠”的本色。人脸拉得好长,五官虽有些夸张,但确定是我们最熟悉和最感亲切的那种连哄带吹的样子。这样尽显人物善良真诚,生动传神,诙谐幽默的作品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认识的深刻,以及相当的艺术表现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名石界普遍存在“重材不重艺”的风气。只看重石头的材质、色彩和肌理,把雕刻视为可有可无的“点缀”。特别是巴林石业内裸章和自然形石头大量存在,其中材质比较好的大受追捧,广受欢迎,丝毫不影响其所具的经济价值。至于石头应具的独特历史印证和文化独一性却几乎没有人关心。也就是说裸章和自然形因毫无雕刻艺术创作,只能光溜溜地来光溜溜地去。无论怎样流传,传多久都没有任何历史沉积和艺术承载的价值,当然也就没有美石传世的珍贵内蕴,以及艺术欣赏的意义。这是其一。还有虽然也有相当多的巴林石好石头被赋予优秀的雕刻艺术“洗礼”。特别是近两年委托福州优秀年轻雕刻艺术家创作巴林石作品的越来越多,这无疑是巴林石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好现象。但也应该看到有此礼遇“殊荣”的都是巴林上等石材。中低档的巴林石要么大量“裸身”出现,要么被粗制滥造,惨不忍睹地招摇过市。在这种无奈的市场环境下,象程铁峰这样使用巴林石中等材质,特别是其用材较小,甚至有些边边角角。却创作出了这样优秀的巴林石雕刻作品,不仅具有充分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样具有不菲的市场价值。将普通的石头给予了艺术创作的“锦上添花”,不言而喻大大增加了石头艺术价值。精品巴林好石头毕竟稀少,也总有一天会用尽。市场流通量最大,最有创作增值空间的还是中等左右的石头。因此程铁峰的巴林石雕刻艺术作品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让我们看到普通巴林石石材也会有“灰姑娘”变成“金凤凰”的可能。
还要特别一提,程铁峰是为数不多的巴林本土雕刻艺术家。而且他可能是唯一不亦步亦超,完全跟着中国传统石雕老旧套路走的人。实际上要赶上以寿山石为代表,历史恒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的水准并非易事,对于完全没有石雕技艺历史传承和艺术土壤的北方来说这何其艰难,多么遥远。短时间内无法企及,也没必要非要跟着人家后面呆呆的走,这样永远也弄不出什么名堂。不必气馁,完全可以自己创造出新的风格,新的创意,闯出一条石雕艺术新路。程铁峰的石雕作品具有强烈鲜明的漫雕风格,可以说独树一帜,不同于任何一个人的石雕作品。我们不能说其已完全与众不同,如何标了新立了异,也不能说他在雕刻艺术上已如何了得。但至少我们已能看到在百花盛开的草原上,一条小路已开始起步延伸,通向那更美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