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14/几件事

(2013-04-16 11:18:29)
标签:

教科书

新中国

迟至

异议

祖国

分类: 杂谈

1、八国联军为什么跑到北京

我看过一本英国人写的书。当时义和团攻入北京后见“洋人”就杀,死伤无数。驻京的国外使团在使馆街筑起街垒抗击义和团,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候北京的电报外联已中断,没办法“老外”买通了一个中国人跑到天津向国外发报求援。这才有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情况相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撤侨”。中国的教科书只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烧杀抢掠,对其为什么进攻北京却只字未提。写这本书的英国人当时就是守卫街垒的亲历者。


2、为什么国外的城市都很“破烂”

中国人旅游东南亚和台湾,回来纷纷撇嘴。说吉隆坡、曼谷、金边、台北如何陈旧破烂,远赶不上中国城市建设漂亮。这些地方我都去过,的确是这种印象。但别忘了这些地方都是土地私有,谁也不能乱拆,城市大规模更新改造根本不可能,只能保持历史原貌。中国城市倒是光鲜亮丽,但粗暴野蛮拆迁制造了多少悲剧、腐败。另外国外的城市虽旧,却有历史内蕴、文化内涵,有值得品味的东西。城市也整洁干净,井然有序。我们的城市则只有表面的“繁华”,没有一点可怀念可思考的传统底蕴。街巷也脏污不堪,“驴屎蛋表面光”,最后还不是骗人骗己。


3、蒋介石为什么不抵抗

我们骂“老蒋”最多的是日军开始进攻东北时,其放弃东三省不抵抗,拱手相让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个时候中国只有几架教练用的破飞机,几乎没有坦克,大炮等重装武器极度缺乏。部队普遍使用的是“汉阳造”,一种很粗陋的步枪。而日本经明治维新后,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军队在当时算是在世界上最强大之一,几乎“武装到牙齿”了。中国军队如此堪弱,仅凭一腔热血就与强敌面对面血战,那是必败必死无疑。所以蒋介石采取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逐渐“放鬼子进村”。让其背上越来越大的“占领”包袱,行动就会缓慢些。蒋介石一直咬牙坚持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开始有了大量美援开始,才真正有了“底气”抗战。在此之前除了有少量德国、苏联的支援,整个中国事实上处于极度穷困又孤立无援的状态。


4、谁让出了“钓鱼岛”

二战快结束时,中国趁势要回已割让日本50年之久的台湾及澎湖列岛,但没提出要钓鱼岛。我去台湾旅游,那个导游讲是蒋介石对台湾不熟悉,忽略了这个当时很不起眼的小岛,其实钓鱼岛离台湾真是很近,当时如果明确张一口要回钓鱼岛没任何问题,就少了如今的麻烦。二战日本战败,联合国决定让美国托管日本。所列文件将钓鱼岛并归于琉球群岛,也就是现在的冲绳,一起交于美军“托管”。迟至1968年美国才所有托管地归还日本。问题是联合国在做这些决议时台湾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均在场,并未表示任何异议。事实上默认了钓鱼岛给了日本,所以香港有人骂蒋介石是钓鱼岛问题上“最大的汉奸”。1972年新中国与日本建交,也未正式提出钓鱼岛问题。如此种种,事实上留下了必会产生争议的麻烦,这就是日本信誓旦旦说钓鱼岛是它的原因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