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毅臣
杨毅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690
  • 关注人气:6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72 / 烩菜不“烩”

(2012-09-29 20:30:11)
标签:

西贝

香港

车仔面

内蒙古

烩酸菜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有位祖籍内蒙古的香港朋友对我抱怨,说到西贝吃大烩菜怎么只有盘底一点点,完全不是原来烩菜那个样子。现在不仅西贝的烩酸菜和烩现菜量给的少了,有时候用砂锅上来,菜连一半的位置都没到,吃几下就没了。回到内蒙古到餐厅叫烩菜也多是这个状态,特别是我常去的“塞上府”,烩菜的量比西贝还要少。实际上不仅是西北的烩菜,东北菜中意思和烩菜差不多的“炖菜”,也“谦虚”的早已不是原来盆大菜冲的样子了。

 


  烩菜在西北是“养命”的东西。我早年下乡时老乡们家家顿顿都是一锅烩菜,烩好菜连盘子都不用,就整个一锅端上炕,全家人围着吃。所以烩菜是管全家一顿饭的“菜”,向来是宽宽敞敞一大锅,能吃个够,吃个痛快,是西北老乡一家能填饱肚皮的养命“菜”。烩菜进餐厅后,为保持本色,相当长时间也一直以一大盆满满当当,慷慨大方地出现。实际上烩菜之所以是烩菜就是以量大、丰实,能给人满足感而坐实这道菜的。我以前到餐厅吃烩菜,都是把烩菜当主菜,另叫些凉菜之类零碎东西就满足一餐了。任何有内蒙古生活经历的人对烩菜不仅是热爱,而且还心有感激。这份向来比别菜量大很多的烩菜,是许多人有成长记忆的食物,是把他养大了的东西。

 


  因此烩菜不能不“烩”,实在不能象炒菜那样羞羞答答地端上来一点点。烩菜量太小了,就少了这种民间市井饮食虽粗糙却独有丰厚的核心价值,少了真实平民生活的一种意味,也就少了慷慨大度的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不能放开来大口大口地吃,那就不叫吃烩菜了。

 


  在香港虽然寸土寸金,饮食已全面退化至“矫小轻盈”,但“车仔面”却一直保持着碗大汤宽的传统。有时一碗面要添不下20种的配料,这种七彩拼贴的大杂烩保持了车仔面本质上丰厚的形象,甚至成为一种香港另类特色饮食传统,成为此香港人精神记忆的一部分。

 


  烩菜对内蒙人来说也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