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 / 出名别太急
(2012-09-17 20:26:42)
标签:
麦当劳雕龙寿山石石雕艺术雕刻杂谈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读近期《寿山石》杂志,常看到一些20多岁雕刻师的“软性”广告。也就是表面上是介绍石头雕刻作品,实际上是作者自掏腰包购买杂志版面来推介自己。作品下边一般有作者简介和地址、电话和名号。这样做一方面是让自己“扬名”,另外也是为招揽雕刻加工的生意。这样做看似很正常,也无可厚非。但很小的年纪就这么急于“出名”,实力是否跟得上,就要想一想了。
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的人代代有出,因此年轻并非不可以成功,想不出名都挡不住,这样的例子大把。但目前看这些年轻雕刻师作品太象其“师傅”了,如不是太明眼的人都难以判断是谁的作品。这说明其创作还尚无个性和独具风格,而艺术创作生命根本就在于此。这样的东西露出度再多,结果可能只有一样,只能证明你是个完全不走样的“好徒弟”。长时间没长进,还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印象,让人们觉得这个人只会模仿、沿袭,此外无甚本事。
还有表面学别人很容易,但内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学到手并非易事。比如说有人花大价钱“潜规则”买到麦当劳的管理、运营之类的资料,照猫画虎般折腾下来却没什么效果。这是因为麦当劳有些东西很难学到,比如企业文化、工作作风等软实力。
实话说看这些“徒弟”的作品太过表层堆砌,面面俱到,细碎零散,主次不分,没有一气呵成主体突出的那种精神气。这种很死板的样子实际上与“师傅”的作品差距不小,显然还没有学到老师的真传。传统的石雕艺术十分程式化,只循旧缺创新。且多是家族一技传世代,雕龙只雕龙,刻象仅刻象。太重技艺传承,缺少历史积淀和文化内含。任何艺术功夫其实八成来自于其外,比如绘画创作其来自画外的艺术涵养至关重要,否则画到死也就是个画匠,永远也不会成为艺术家。石头雕刻创作也是如此,只有技艺没有文化,成功肯定没戏。此外时风没落,大环境太过于功利和浮躁,能够沉下心来不那么“任性”的人也没有几个。
前一篇:553 / 新收巴林石壶
后一篇:555 / 工行信用卡真“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