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41 / 马文化节派对

(2012-09-01 10:52:36)
标签:

乌兰巴托

余兴未尽

大天

蒙古歌

开幕式

分类: 杂谈

541 <wbr>/ <wbr>马文化节派对

 我的左边是建平,大学毕业到一个中学执教时是同事。后我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也拉扯他过来,现在他在搞房展会之类的事。顺序向左是苏力德大学老同学,后一起调到内蒙古画报做美编,这哥们现做城雕很风光。再左是妮娜,我在一个露天矿部工作不同部门的同事,今己位居一个地级市法院院长。与她隔着的那位是她老公小宁,我们父辈是世交,发小长大,他现在位居某地级市广电局领导层,两口子比翼齐飞。夹到中间是大学同班扎卡,上大二时我们一起游荡新疆写生2个多月,别有一番感情。这家伙一直做室内设计,现兼弄老绥远烧麦连锁。左挨着小宁的老二,最早喊我老师,后极快成了哥们,一直是死党级的。他在群艺馆混日子,实际始终在自由自在"飘"。再往右的晓明在新华社搞摄影,中学时我们一个美术组,是另一个永远分不开的死党,老友中最时常能见面。他旁边是我妹妹,兄弟姐妹中和我最亲。与妹妹挨在一起是她高中同班同学阿平,我们原同在深圳,经常一群内蒙古老乡一块热闹。她移民加拿大己一些年,回国度假专门过来捧场。我旁边是这次一直陪我筹办这个活动的太太。


    541 <wbr>/ <wbr>马文化节派对

因换人拍片,这张图片只有一个人不同。晓明那个位置换了伟勇。伟勇在深圳多年搞商业摄影,我们常来往,现他改做策划,自己开创咨询课程。借活动专来看我的还有中学教过我的张志公老师和老伴,张老师曾官升包钢董事长。大学同班老同学和毅夫妇,他俩从石家庄恰好到包头探亲。还有大学同学娜丽莎、莫日根、佟智慧,分别从呼包过来。老朋友张树旺夫妇,年轻朋友江南两口子,刘雷和宋雪夫妇,还有小兄弟李红义,他们分别从北京、南京、呼和浩特赶过来。深圳过来的程常、阿珍等6位朋友看了马队巡游、开幕式彩排后就回去了,这样真诚的支持让我和太太很感动!还有一些来的朋友就不一一提起了。
    

这次国际马文化节第二站达拉特活动期间,因为我参与策划这次活动,不少尊长和老朋友从各地特地赶来捧场。最远的是深圳,好几拨共十几个人,北京来了几位,内蒙古西部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和乌海等地过来的最多。开幕式欧洲宫廷古典马术表演晚会彩排及正式演出的票非常紧张,为了能“安顿”这些朋友,很伤脑筋,费了不少周折。到后来接电话都有些谨慎,如果再来多人真是顶不住了。想起来了白岩松写的那本书名“痛并快乐着”,这几天真是一种既紧张又非常欢乐的日子。这么多好朋友一大群能在这个地方欢聚一堂,每日相伴,喝酒吃肉,看演出和比赛,聊大天,来的来走的走川流不息。还有比这更幸福的日子吗,一切都像在梦里。这个象乌托邦的地方,也许是人人都需要一个给灵魂短暂放松的躲避之处,大家此时个个都象"逃犯"。

 

彩排和开幕式晚会结束后,大家余兴未尽,半夜跑到一个自助烤吧,几张餐桌拼成一个大台,十几个人把酒言欢,兴奋的一塌糊涂。喝了好几瓶白酒,一大堆啤酒。大家统统喝高了以后,最后进入最“传统”的“清唱”阶段,在座每人轮流高声唱歌,当然统统是蒙古歌,老二长蒙语祝酒歌,晓明的“鸿雁”,建平的“风从草原来”,扎尔的“胜利的十月”,我的“乌兰巴托之夜”悉数登场。吼的翻天覆地,歌曲像河流一般川流不息。上编是写字楼无人居住,否则早就有人抗议“噪音”了。

 

 

这才是一场有意思的活动,来看比赛和玩会只是个由头,老朋友老弟兄借此凑在一起见见面才是目的,这是真正的一种想念,一次久己没有的心灵派对。都市生活越来越乏味和肮脏,我们的梦想许多都己彻底破灭,大家聚到这里一场欢乐,也是一种逃离。参与策划筹办马文化节这半年,我与原有的生活割裂,形成人生不同的另一种格局,这也相对是一个空白,这种时候也许最能飞跃、感悟和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