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 / 意林饼屋印象
(2012-08-24 15:47:33)
标签:
深圳面包店意林大列巴青春活力 |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
意林饼屋是“内蒙古面包老大”,据说现在有80多个连锁店,有次某个饭局还碰到其老板马丙林聊了会天。回到内蒙古自然吃意林的面包最多,不过这家面包店让我看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有次早晨进店,柜台内和外边的服务生都坐着,面无表情,不搭理客人。天气冷,想喝杯热牛奶,吃个面包。牛奶有,但怎么说都有理由不给加热。
买了个俄式大列巴面包,只吃了一点就扔了。这款面包我最喜欢,去俄罗斯旅行顿顿都吃。在深圳经常在山姆会员店和华润的OLE’购买,OLE’超市的比较地道,味道较好。OLE’超市把面包做为立身之本,让其成为超市品质的一个代表形象。应该说OLE’超市的面包在深圳零售市场算最好,远比看上去很火的新加坡“面包新语”品质高,“面包新语”比较会做形象,年轻人很喜欢。实际深圳最好的面包在五星级酒店,瑞吉、丽思卡尔顿、香格里拉自助餐的面包都很棒。在意林买的大列巴味道实在一般,不仅口感陈旧,毫无新鲜感。另外用刀一切就掉渣一大堆,真正的好面包别说刀切了,就是手撕也绝不会掉渣,只要掉渣的面包绝不会好吃。再就是这款面包里外一样松软,这已说明是个很失败的面包了。好面包永远外硬内软,外边要硬的撕咬都很困难,有一种撕扯咀嚼的快感。里边软的不能再软,又极有弹性,软硬对比吃起来极舒服。以上两条是做面包的根本原则,任何面包店都应是起码的基本功和品质的起点。还有面包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咖啡店”,也就是说店内要有让客人坐下来感觉舒适自在的氛围。意林当然也有这种考虑,但并没有真的营造出这种感觉,坐下并不舒服,有点坐不住,这里太像一个纯面包店了。“面包新语”一个店用很多年轻服务生,着装很有特色,整洁优雅,时尚潮流,形象突出,整个店内溢满青春活力——这家面包店目标客户是爱潮的年轻一代,吃这家店的面包相当程度上不是为吃,可能是一种心情,一种冲动,一种欲望,这就是品牌的力量。相比之下意林饼屋定位有些不清晰,店里缺少生动活跃的气氛,也就少了除了面包之外的魅力。大多数时候,吃什么用什么并不仅仅是现实之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