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 陈明志雕壶的启示

标签:
陈明志巴林石石头石壶寿山石杂谈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寿山石与巴林石两界都对陈明志创作雕刻的石壶评价很高。他雕的寿山石壶在此不说,如果说福州名家雕刻巴林石作品最多的除了谢麟外可能就是陈明志了。而陈明志用巴林石雕刻的石壶也应该是他最好的作品。巴林石通透灵秀,干净明爽。色彩丰富变化多样,质地冰味水性突出,在材质上与“茶壶”这个“水”题材已有境界和气质的“天作地合”。
陈明志石壶雕刻创作借鉴学习中国传统紫砂壶陶制艺术,主要吸取紫砂壶古朴雅致,飘逸精巧的多样艺术造型风格,以及中国传统金石文化的深刻内蕴。所以陈明志的雕壶很“中国”,充满中国人文气息,以及古雅高尚的意趣。现在陈明志所雕巴林石壶已成了“宝贝”,一壶难求很难买得到。
在这里不讨论陈明志所雕巴林石壶艺术水平如何,只想说陈明志雕刻巴林石壶所带来的启示意义。寿山石那些有名的雕刻大师,以及10年为一轮的中青年的知名雕刻家,接受雕刻委托的前提条件全都是石头要够好。特别是那些如雷贯耳的超级名家,所雕石头有个不拿到明面的“潜规则”,至少石头要价值几十万以上,否则免开尊口。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石头才配好技艺,才更有灵感和激情。而委托雕刻的这一方也不可能不送好石头过来,大师雕工动不动十几万几十万,弄个差石头肯定雕了价值上划不来,不会卖出好价钱。因此无论寿山石和巴林石名家雕刻都是一色精品好石头。只有好石头加好雕工价值才能飞起来。这反映出现阶段巴林石和寿山石其艺术水平和历史文化内含仍不是价值的纯粹主体,石头的价值仍主要在原石的材质上。相比较陈明志雕壶用石,早期用的巴林石都比较好,甚至有鸡血石和福黄石。那时候巴林石不值钱,人们都乱用乱雕,出了一大批“破烂”。现在还常能见到这些好好的石头被雕的到处镂空细碎的不得了,千苍百孔的惨不忍睹。
这样的石头绝对被糟蹋了,已经不值几个钱了。陈明志一开始雕壶就碰到一个台湾藏家“贵人”,这个人收了他早期创作的几百把壶,都是用的比较好的石头,当时卖的极便宜。后来陈明志到台湾想商量加高些钱把这些壶买回来,对方不肯答应。这些质地很好的壶如果现在再改雕提升一下,价值就非同小可了。随着巴林石日渐珍贵,用巴林好石头雕壶已非常困难,因为好石头本身已价值很高,用做雕壶已不合适。现在陈明志用的基本上都是中下品级的巴林石,通过他的“妙笔生花”照样十分精彩。也就是说陈明志用普通的石头创作出了不同凡响的作品,通过他的艺术创作大大提升了石头的艺术附加值,使石壶虽是一般的质地却因增添了雕刻艺术价值而变得珍贵起来。这种艺术家的雕刻创作,以及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丰富内含成为石头纯粹的价值体现,这可能目前是巴林石和寿山石中唯一的特例。
这就是陈明志雕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即用通常的石头照样能雕刻创作出好作品来,同样能创造极高的艺术价值。完全可以打破目前过度看重了石材本身质地的商业化肤浅风气,普通石头也能真正成为艺术珍藏。这样的实例在现实中比比皆是,罗丹的雕塑大多是青铜,但并不是影响他作品的“价值连城”。通过精心创作使石头增高艺术价值,这无疑是今后寿山石和巴林石的发展方向。因为好石头总要采完,中等和一般石头是主体,总不能永远让这些石头一直是流通货的角色吧。
龙形壶,(16×14×7cm),巴林冻石地,造型神气,古典品味,结构处理韵味十足,神态雅致。
蜜蜂壶,巴林冻石地,俏色处理冻地和羊脂白,情态自然生动。
巴林红花冻龙形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