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 / 石头藏一胜卖十
(2011-11-23 09:16:50)
标签:
中国石头商家店家价格暴涨 |
分类: 巴林石漫谈 |
经常接触石头商家,听到比较多的话是当初某块石头如果不卖留到现在,该会多么多么值钱。前些日子陪朋友逛石头店,有郭祥忍雕寿山2号矿3块一组印章。店家讲这份东西十多年前初购时不过几千块钱,后其以10倍价几万元售出,几年前再买时价已数百万,今天再出手已喊到近千万。这种“传奇”故事在石头行内比比皆是,几乎所有的精品好石头都历经这种“过山车”般的价格轮回。
只不过大多数石头倒手甚多,每次交替可能获利都相对有限。象刚才提到郭祥忍那组章仅这位店家就已四进四出,还不知道别人沾过多少手。唯有自始至终坚守不渝,将这一块石头长期捂住不放,才可能是最大的赢家。石头商家当年以低价入石,有人给多几倍钱就马上卖了,可能还在那里偷笑赚的这样容易。5-10年前如果一块石头2万,那个时候这个钱完全可以买上好东西。不多会就能以4万或6万元售出,店家当然满心欢喜乐的要死。但那个买家把石头放上多年,却让石头可能增值到100万至400万,这是很正常的事。许多开石头店很多年的人,忙活不停都可能赚不到这个钱。事实上只要当初留下几块好东西,现在能值上千万元或更多,还用这么奔来忙去吗。所以玩石头最主要是要“捂”得住,藏个十年八年,或者二十几年都不在话下。再拿出来不说是“价值连城”,也是“惊天动地”了。石头商家为了生存不可能不卖来卖去,一斗米折断英雄腰,这是商家的必然宿命。唯有藏家只进不出,或多年才少量换手,这样才独笑到最后。现在不少石头商家有实力后也开始把好东西“自己留着”,不为收藏只为将来能卖个好价。
现时的中国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收藏已经消亡,文物古玩宝玉石仅有流通赚钱的意义。象张伯驹这样的大藏家早就没有了,即使是马未都也躲的远远的仅洁身自好,不去惹一身骚。石头行内的买家和卖家都是“自己人”,也就是开店的人互相频繁买来买去,之后再加价抛出。石头拍卖活动中商家比例占绝大多数,石头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年也就是个赚钱的工具。有一部分石头终极消费者,肯定不是藏家,一定是拿去行贿官员了。
我们丢失的传统东西太多了,许多事情已彻底变了味。最简单的东西如此,比如现在能吃到纯正地道的大米白面吗?喝到彻底干净的水吗,大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