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里的喜马拉雅盐

(2009-10-30 12:14:49)
标签:

饮食

美食

超市

锅盖

土豆

香港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早就听说过喜马拉雅盐是盐中极品,这种盐完全取自喜马拉雅山岩壁,白色的晶体中掺杂着橙红的颗粒,矿物质极其丰富。比之其它所有的盐,包括极精致很有名的井盐和海盐,喜马拉雅盐本身更富有层次的多面变化,能在食用时感受到它独特的个性和滋味,口味纯净、细腻、回甘恬甜。现在人们吃东西很少提到“盐”的作用,实际上菜味之根本还在于盐放是否精准,还有盐的品质好坏,历史上也是唯有产盐的地方东西才做的好吃。还有产盐的地方,肉类食材才最好,原因是放养的猪、牛、羊能吃到盐,才会跑的精神,肉质地就更好。每次到香港的超市我都会搜寻有没有这种盐,后来终于在海港城的超市找到了,500克一罐要600多港元。为什么要到香港的超市找这种盐,原因是大陆超市盐的品种极其单调,绝不过两种以上。而香港大超市出售的盐的品种不下几十种,许多国家,不同资源产地产出的盐都有,我以前就一直在香港超市买法国的精海盐吃。

 

经常去香港,每次都会逛逛食品超市。十分感慨香港市场食品的丰富,以及其国际化程度和高品质。在深圳去山姆、吉之岛、麦德龙购物原来觉得就已经不错,但比之香港超市出售食品的质量,这些地方的东西品质就差了很多,让人强烈地感到生活质量差了一大截子。在深圳只有OLE′超市才接近香港超市的水准,这有许多进口食品,包括从日本进口的近500元一个的蜜瓜,据说日本人把一棵瓜秧上其它的瓜都剪了,只留一颗瓜,把全部养份都给了这颗瓜。当然香港食品的价格也高的惊人,公派到香港工作的一位内蒙古朋友,用香港超市的猪肉、土豆、白菜、粉条等做了一个内蒙古西部式的烩菜,算下来原料的成本要100多港元。香港超市的食品来自世界各地,光土豆就有美国、日本、澳洲多个国家的十几种,我经常买美国的小土豆,以及日本的小红薯回来蒸着吃,完全是小时候吃得土豆和红薯那种地道、纯粹的本味,非常好吃。在深圳OLE′超市我也见过这种日本小红薯,一袋要62元,比香港卖的还要贵一倍。

 

家里的购物习惯现也多有改变,炒菜几年前已改用进口橄榄油,味精和鸡精已多年不用,一般都是拿史云生鸡汤调味。买菜则只选择有机蔬菜,吃鱼多选冰鲜海鱼,猪肉大多买所谓的环保“黑猪肉”,不仅是被问题食品吓怕了,主要是回家吃饭很少,做一次饭不容易,就“慎重”了点。太太还专门为我买了德国进口双立人的七层锅。这种锅做菜很省事,用中火炝锅,放入葱姜蒜翻炒几下,就可把肉、菜码到锅里,盖上锅盖,把火调到最小,仅等几分钟,锅盖就冒热气了,菜也就熟了。掀开锅盖,加入调料翻炒几下,菜就可以吃了,而且味道还很不错。原因是锅的密封性极好,不用加一滴水,用菜肉本身所含的水份就可以把菜“炖”熟,却绝不会糊锅,这是利用水蒸汽循环的方式将食物“蒸”熟的,最重要的是让做菜变成了一件很轻松的事。

 

实际上要想做东西好吃,关健在于食材要好,用料要地道。我感觉在香港吃什么都好吃,可能原因就在于香港食品检验制度严格,输入的食品品质都过关,所以保证了原料食材的品质优秀。可以想象前边说过的那位做烩菜的内蒙古朋友,用的是日本进口的黑猪肉、澳洲的白菜、美国的土豆、台湾的粉条,以及“喜马拉雅盐”,香港的“颐和园”手工酱油,以及西班牙的橄榄油等等,这锅烩菜能不好吃吗?前几天见到加拿大回来的一位朋友,说加拿大超市出售的食品、菜蔬、肉类样样都非常地道、纯正和好吃。现在我真有些悲哀,我们天天在谈论那家馆子的菜好何好吃,但可能我们吹嘘的所谓美味,都敌不过人家随手拿出的一个土豆,一根黄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