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伦贝尔奶茶

(2009-04-20 13:17:11)
标签:

美食

港式奶茶

炒米

小壶

呼伦贝尔

分类: 餐厅评论及吃吃喝喝

   呼伦贝尔奶茶

    这次到满洲里又去喝蒙式奶茶,感觉呼伦贝尔一带的奶茶与内蒙古西部区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一是呼伦贝尔奶茶总是奶多茶少,上来的奶茶有点白花花的,缺少茶色,有点象是在喝牛奶,不象是在喝奶茶。而内蒙古西部奶茶茶色要重的多,喝起来是茶味为主,奶味其次。我个人更喜欢西部奶茶,毕竟要喝的是奶茶而不是牛奶。二是呼伦贝尔奶茶多是加糖,或者是“裸”喝,不加盐,也不加糖,呼伦贝尔奶茶端上来的同时一定要配有一大罐子白糖。因为没有加盐,我喝着当然没味,就吵着要加盐,当地的朋友都会觉得奇怪,他们一般都会加点糖再喝,没有人要求来点盐。在深圳我叫港式奶茶都会喊“走糖”,也就是不让放糖。但港式奶茶如若要求不放糖,店家一般都会在奶茶里再加点炼乳,这样口感会更香醇,即使缺少甜味,奶茶也会很好喝。有些老香港人专门要喝这种走了糖的奶茶,认为这样的奶茶才更地道,更香滑。

 

    其实每一种东西到每一地都要适应环境,加以改变,无所谓真正的正宗和地道。象加盐的奶茶在青海、西藏、新疆牧区也是常年的主要饮品。在青海藏区我喝过青稞酥油茶,这也是一种奶茶,除了奶和茶之外还要加炒熟的青稞,再加点酥油,味道很近似内蒙古牧区的加炒米、黄油的奶茶。喝起来有一种焦糊的米香味,又有奶油的芳香。新疆的赛里木湖畔有不少哈萨克帖房,有一次去伊犁路过此地晚上留宿,我一家家去窜哈萨克人家的门,进去后主人总是热情地招呼喝奶茶。哈萨克人喝奶茶,有点“混搭”茶的意思,盘腿坐在地面铺的毡子上,女主人在你面前摆上一小碗奶油,一小壶鲜奶和一小壶浓茶,先在茶碗里倒小半碗浓茶,再加一点奶,点上一点奶油,然后用滚烫的白开水冲够大半碗奶茶的样子才递给客人喝,下一碗又是如此循环往复。茶碗并不大,冲出的奶茶刚刚够喝一、二大口,女主人就一直跪在地上不断地为客人这样“加工”着奶茶。这让我想起了白天在路上遇到的一件事,我们坐的面包车行进在伊克布鲁克草原上,路遇一位哈萨克老太太招手要搭车。上车后这位老太太不坐着,却一路上一直跪在座位上,这让我很奇怪,问旁边当地的一位朋友这是为什么,他睡眼朦胧地嘟嚷了一句“她不会坐”,就不理我了。现在我似乎明白了,哈萨克妇女常年在帖房里生活,总是席地劳作,做家务时可能就比较习惯跪着,久而久之,反而不习惯坐下了。

 

    这次在满洲里还到另一家蒙餐馆喝过锅奶茶,比较特别的是,服务生架好锅烧热后,先加点奶油化开,再放些炒米、牛肉干、奶豆腐条之类的东西开始翻炒,一直炒到炒米微焦,满屋飘香时,才倒入事先煮好的奶茶。喝这样的奶茶有种刚出锅的强烈鲜香味,焦香的锅气味十足,口感更丰富,更甘醇,我一碗接一碗喝个不停,直到实在喝不下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