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8日至6月5日,巴林石集团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了“巴林石榕城精品展”,同时举办了该展览的一个论坛,出席者大都是“寿山石”方面的工艺大师、工艺师以及经营者。这次论坛的发言摘要已刊载于2005年第三期巴林石协会会刊《巴林石》上。从这些发言中可以看到与会者基本上都持有以下两个观点:一是巴林石与寿山石相比无论是历史文化积淀,品牌知名度,以及艺术创作和工艺雕刻水平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大多发言者虽未直接了当这么讲,但都有这方面的委婉表述。二是几乎都明确认为巴林石的材质要与福建寿山石的雕刻工艺更好的结合,巴林石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才会更有光明的前途,以上两种观点当然可以说是目前无可争辩的事实。最近几十年才开始露出头角的巴林石追赶已有上千年发展历史及名气响亮的寿山石,路途何其遥远艰难。巴林石原石流传到福建,好的被充做寿山石雕刻问世,中低质的做成雕件后再返销回巴林右旗,这一尴尬的局面目前依然存在。但依笔者所见,承认现实是可以的,但不能“知耻”而不“后勇”,历史上大品牌被后来者赶超的事例不尽其数,巴林石应该也能够与寿山石展开竞争,但这种竞争如果仍跟在寿山石已有的发展套路后面走是毫无意义的,也永远不能摆脱落后的面貌。所以说巴林石既要认真努力地学习寿山石千年传承下的优秀传统石文化,又必须走一条独立发展的创新之路,万万不能这么听话只给人家做一个原料供应商,这种角色所至,怎么可能让人另眼相看呢?
巴林石要走独立创新之路。首先就要将巴林石品牌加以重新定位,所谓品牌定位就是要确定巴林石在市场中的独特特性,确定与其它相近石种的竞争中的独特位置,充分提炼出巴林石的品牌价值,使其明显地与其它石种相区别,在市场上塑造出独特的品牌个性和品牌形象,从而真正地提升巴林石品牌的附加价值。
从品牌定位的角度看,巴林石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巴林石如果与寿山石同方向发展,做为后来者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但如果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有可能就是第一名,这里的相反方向可能是消费群体的方向,地域的方向,渠道的方向等。举例说巴林石的原石摆件就很出色,以原石摆件为主打特色就是一种不同的发展选择。还有能否充分借势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强调突出自然资源的优厚和品质优秀,以及辽文化、红山文化、草原文化的历史人文资源特点。再就是要特别强化和放大巴林石的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来自材质的特性,不同的雕刻工艺,不同的创作题材,以及不同的文化品味和市场地位。只要是巴林石独特的优势,那怕一点点都要加以充分放大,让其占宝玉石行业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极境,要有意识地选择出独特的潜在优势,并由此形成具有排它性吸引力的品牌定位。
还要说的是巴林石品牌的定位,其深层意义就是定位你的竞争对手,你不主动这样做,竞争对手就将你定位,如前所说巴林石就几乎被定位于“原料供应商”的角色,现在巴林石极其需要找出与竞争者不同质的差异化所在,这是品牌定位的起码要求。在品牌宣传、营销路线上切忌什么样的市场层面都要吸引,什么样的价值都想宣传,什么样的优势都想说明,这必然会造成定位方向的弊病十分明显,很难让人感受到巴林石的品牌定位是什么,及其特性的优势是什么。必须认识到有效的品牌定位不外乎还是与主要对手的明显区别,能抓住市场的主要缺憾,能满足市场的特别关注的敏感性需求。
品牌定位是策略性运作与实际工作并进的系统工程,而非一时的战术性层面作业,需要巴林石团队深刻理解其重要意义并长期协同运作,相信经过坚定不移的努力之后,巴林石必然会成长为后来居上的成功品牌。
(2005年7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