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中国宝玉石市场骤然从高峰跌落。一场始自2005年的疯狂价格飙升大戏就此落幕,既创造了中国宝玉石市场大跃进的神话,也制造了空前的危机。巴林石在近几年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价格打滚,实际上已预支了5-10的利润空间,以后自然会迎来长期的萧条、落寞。这种情形是坏事,但也是好事。过去巴林石市场上拥挤的全是投机的炒家,真正的收藏家则不见踪影。而这样的市场就如同大家都在台上狂舞,台底下却没有一个观众。这样的演出无论怎么精彩都是缺失的,也就是说石头市场无疑要有原石产出→艺术加工→产品销售→消费者收藏这样一个完整的市场链条。现在大潮退去,石头短期的炒家已无踪影,长线投资者也全部在那里发呆。反而让真正的石头收藏家有了机遇,因为此时可以抄底检到既便宜又好的石头,让收藏家这个群体开始有了新的成露头和长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石头市场此时的危机时刻确实是件好事,这也许是一个成熟、完整的巴林石市可以出现,发展并形成的很好机会。有人指出此次的金融危机,对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艺术市场虽也有很大影响,但市场基本稳定,没有受到太大的干扰。并不象中国艺术市场这样危机一到就马上惊慌失措,就有了要完蛋的感觉。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快速,但艺术品及宝玉石价格却相对较低,有一大批成熟、稳定的收藏家群体。这些收藏家介入收藏与出于商业目的的投资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收藏家群体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力一直是稳定、向上的。他们有很好的艺术眼光,藏品不到10-20年不会轻易换手,这个周期是国际公认的艺术品换手率。比如说北京一位知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藏品700多件,价值5亿左右,却从来一件不卖,因为他真心地喜欢当代艺术,另外他认为自己的藏品即使要少量换手,但还不到最佳的换手点。
所谓危机,是既有“危”也有“机”。2009年也许是巴林石重新走向稳定、成熟市场发酵期的开始,也是将巴林石市场中的爱好者和巴林石买卖者,指引到收藏者的一个好的开端,这虽然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但毕竟浮躁,狂妄已去,市场回归正常、冷静,才有了这个新发展的可能,因此我们对巴林石依然充满信心,能预见其仍光明灿烂的未来。
所谓金顶红“鸡血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国吉林被发现,因被发现时是在一个金矿顶部,所以被称为金顶红。实际上在上世纪初叶在美国加州就已有类似的石头。被命名为“麦瑞凯特石”,其材质以石英为主,石色多为淡红或浅深红色、但也有少量是非常鲜艳的红色。如本文配图所示石头的色彩及纹脉极似巴林鸡血石。只不过它的材质比巴林石要硬的很多,精密也更高,在3-6之间。因此虽然其被称为石头,但某种意义上其应该划归为“玉”,而不是石头。因太硬也难以雕刻为印章和雕件。只不过其外观太象鸡血石了,完全具有鸡血石哪种十分动人的靓丽光彩,以及澎湃的热血激情,其在市场上也有相当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