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南派儿童喜剧NO.1
文/*灵佳果儿*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风俗,可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以前一说到喜剧,总会想起洋溢着一股浓重的东北大碴子粥的味道,似乎东北就代表了全国。其实南方的奇峰秀水、粉墙黛瓦,温暖气候,造就了南方地域绝不同于东北的特质。《中国孩子》之所以被誉为南派儿童喜剧,是该剧从演员到剧情都突破了以往北方喜剧的传统模式,除了搞笑以外,更有生活的质感,让人真切感受到江南小镇扑面而来的浓浓生活气息。
这部剧以民国时期为时代背景,以一家私塾为核心,讲述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小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风格鲜明的人物。剧中主人公学堂先生王大智通过结合身边的事物教会孩子们知识,孩子们在一件件妙趣横生的事件里逐渐获得了人生的第一笔精神财富。该剧亦试图通过这些一连串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一个绝好的私塾样板,不仅仅是把经史子集等国学经典贯穿其中,还由此告诉我们通过私塾学堂灵魂的熏陶,人们的精神生活如何发生一连串的变化。
私塾,在爷爷奶奶辈的生活中,是再熟识不过的教育方式。就像电视、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貌似学究的圆框眼镜,一身貌似死板的褪色长衫,读书时摇头晃脑的老先生,可就是这样一副貌似老顽固做派的王先生,却有着一颗向往自由、渴望将孩子们教育成才的美好心愿。
私塾,对于现在的年轻家长和孩子们来说,是那么遥远的记忆和新鲜的事物。过惯了几十人挤在一间大教室里,连转脚及放书包的地方都没有的学习环境;穷乡僻壤就更糟糕了,连像样的课桌椅都没有,多少孩子就站在一张长凳前听课、写作业。而在该剧里,以喜剧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对正确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以动作化的表演风格,将人生道理以平面、简单、直观、形象、滑稽的特征展现。或者说是以最生活、最生动的,融合现代元素,老少咸宜的方式,将最根本的道德精髓诠释、渗透给大家。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是家长的全部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如何向孩子灌输明志、自强、诚信、好学、求新、勤俭、务实……等美好高尚品德,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先学会做人的道理,是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一直困扰我们的所谓素质教育。如何才能让他们培养起这些品德?在这部儿童喜剧中,人文思想、道德情操就融合在夫妻情、师生情、同窗情、邻里情等一系列情感当中,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着那一份道德文化的魅力。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寓教于乐”是孩子们喜欢并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比哪些教条式的宣讲效果好多了。《中国孩子》这部老少皆宜的情景儿童喜剧,就是以前者的方式,带给我们教育方式的一种尝试模式、一份期待、一点启发。
无厘头喜剧我们看得多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香港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孩子们看后能学到什么,相信家长们都很清楚。即将播出的《中国孩子》这部老少皆宜的情景儿童喜剧,亦即是南派儿童喜剧,绝对是喜剧的NO.1,即将为孩子及家长们带来一场正能量的精神盛宴、视觉享受。
家长们,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暑假,别再犹疑,带上你的孩子,走入影院,看看《中国孩子》这部被称为老少皆宜的大型情景儿童喜剧,让孩子在笑声中接受终生受益的道德教育,让家长从中得到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些启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