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以木构架为脊梁,有四种结构形式
(2008-09-17 17:21:42)
标签:
建筑斗栱古建模数梁枋中国 |
1,台梁结构
梁架,梁架承负着檩桁,檩桁再承负着屋面重量,这种结构方式北方较多.
2,穿斗结构
3,杆拦结构,此种结构特点是用柱支起一米多高的平台,再在台上建房.此种结构优点是防潮,防止动物侵害.西南少数民族多菜用此结构,如傣族,苗族等.
4,井干结构,此结构建筑多流行于林木产区,四面墙垣是由原木叠累而成,每层平面井字型。
2, 平面构成法则.
3, 中国古建独特的设计与施工.
中国古建施工一般不用图纸而用’’杖杆’’,俗称排杖杆.所谓杖杆,就是一根不易变形,四面刨光,截面二尺见方的长尺.杖杆又分总杖杆和分杖杆两种.分杖杆截面为一寸见方.排杖杆前,工头们一起对建筑物的结构,尺寸反复研究,计算,经过核实,没问题了,再把它刻在杖杆上.用它排尺.建筑物的面阔,进深,柱高及出檐,分别刻在四个面上.其它构件的尺寸刻在分杖杆上.
4,大式建筑与小式建筑.
大式建筑. [1], 屋面常用庑殿式亦称四阿式,歇山式,也有硬山式悬山式,重檐单檐都有.屋面瓦作用筒瓦骑缝,琉璃瓦或灰瓦,正脊,垂脊,戗脊上一般饰有吻兽.[2], 大式建筑檐椽用两层,檐椽和飞椽亦称飞子.[3], 大式建筑一般使用斗栱,亦有不用斗栱者.[4], 大式建筑一般施用随桁枋,随梁枋.[5], 大式建筑梁架可大到十一桁.[6], 大式建筑平面用围廊,前廊或前后廊.[7], 大式建筑基座有时使用须弥座形式.[8], 大式建筑一般施用彩画.[9], 大式建筑以斗口为模数.
小式建筑. [1], 屋面常用硬山式,元宝顶,屯顶,亦有悬山式.只用檐椽不用飞椽,瓦作全用板瓦,只有一个正脊,不施吻兽.[2], 小式建筑不施斗栱.[3], 小式建筑不施随檩枋,随梁枋.[4], 小式建筑梁架最多施七檩.[5], 小式建筑一般不施彩画.[6], 小式建筑以檐柱底径为模数.
5, 中国建筑往往以屋面形式作为命名样式的标帜.如两坡,单坡,悬山,硬山,歇山,四阿式,勾联搭,平顶,盝顶,攒尖等.
6, 中国建筑各部位,各构件都有具体的固定的称,有些名称乍听很费解,实际都有出处,依据,或象形,或联想,只要理解了便不难记,比如大式建筑中的斗栱部件,斗,是指整个部件中最底部的大方块木,其形象像过去量具中的斗,故称为”斗”,而其中的小方木,像量具中的升,故称为”升”栱撑托左右两块升的方木,由于作成弓形,故称为”栱”.由于时代更替,区域差异,个别部件有不同称呼,但大多数是共识一致的.\
7,则例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