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印派概述·王树堂
(2008-09-19 08:10:22)
标签:
东皋印派概述王树堂南京印社文化徐利明印说篆刻地域印风 |
分类: 地域印风 |
东 皋 印 派 概 述
中国篆刻史有过多次重大变革,据清人周亮工著《印人传》所载,明代后叶文彭、何震、苏宣等文人书画家首创花乳石刻印,开创了文人治印新纪元,从而推动了明清流派篆刻的产生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南通地方印风始兴,并产生了南通数百年印史上影响最大的印学流派——“东皋印派”,也称“如皋印派”。东皋印派活跃在当时扬州和通、如、海、泰地区(当时南通、如皋地属扬州),并影响波及上海、浙江,在明清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南通地方文化写下辉煌艺迹。
一、东皋印派的兴起
苏北文化古镇如皋(今如皋市如城镇),古称雉皋、东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鉴藏家冒襄的故乡。在明代晚期,南通城有一位文学家、书法篆刻家邵潜,生活在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邵擅长诗文,与文学家钱谦益、王士祯时相过从。邵潜研究古文字学,精篆隶,善刻印,师从徽派祖师何震,印风属雪渔派,著有《皇明印史》、《州乘资》等。邵潜(1581-1665),字潜夫,自号五岳外臣,江苏南通人。他性孤僻,家庭几遭变乱,晚年丧妻无子,他于万历年间迁居如皋,研究文学并倡导六书和金石篆刻,当时黄经、许容、童昌龄都受他培养和薰陶,这三人后来成为声誉卓著的早期东皋派三大家。邵潜凭学术界名望,团结聚合了大江南北数十位印人,往来扬州、南通、如皋,许多印人因而长期旅居如皋,从事书画篆刻实践,他们的印学活动推动了明后叶至清乾嘉间通如扬一带篆刻的繁荣,影响波及苏南、沪,浙、上海云间派王声振、鞠履厚则深受东皋影响即是一例。
上海方去疾先生在所著《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中记述了如皋派(东皋),并收录了许多东皋派代表印人的印章作品。东皋派上承秦玺汉印,取法文何,发挥徽派、扬州派的特长,创造出富有地方色彩的作品;印人聚会、学术雅集,蔚为大观,因其活动中心在如皋,东皋是如皋的别称,故以地名称派。
出身于东皋本地的印人有黄经、许容、乔林、乔昱、范驹、黄学屺等十多人。出身南通、扬州、安徽及外省市而流寓东皋的印人有邵潜、程邃、潘西风、丁有煜、沈凤、童昌龄、李霁等十多人。1830年,邑人黄学屺集东皋之艺术大成,汇编成《东皋印人传》二卷,收录了原籍如皋和许多南通、扬州或外省寓皋的印人。
西泠印社八十大庆活动期间,浙江一位篆刻家谈及,在浙派尚未兴起时,江浙曾是东皋派的天下。康熙至道光年间,东皋派有一定影响。许容,黄楚桥的白文印,继承汉印,浑厚朴茂,不离法度。朱文印多用大篆,变革幅度较大,讲求工整和雕饰,许容、童昌龄在白文印布局和构思上,汲取文何特点,疏朗见长,大块留红、朱白对比,讲究色块效果,但有过份造作扭捏之嫌。朱文印排列有序,匀称得体,但没有大胆的参差和权变,许多朱文印大小篆混用,但配合安详,印边较粗,很少破边,基本呈晚明的程式。
总而言之,东皋派上承汉印古玺,加以革新,地方特色较强,多有成熟作品,具备了大家风度,影响了当年印坛。这些作品构思精致,刀法细腻,章法四乎八稳,匀称和谐。这些风格,在当时印林,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积极的影响。
二、东皋派印人印艺
东皋元老黄经(明末一约1669),明末清初篆刻家,江苏如皋人,字济叔,号山松。黄在南京蒙冤入狱,与因事系狱的周亮工相识,结为密友。周亮工常与黄交流论印信札,为黄经撰传记。将黄在狱中所刻《又活一日》、《勿忘此日》二印载人了他的《赖古堂家藏印谱》。黄经与程邃同时代,对篆刻界依傍门户,因袭类比,习气日重,黄经颇有感触,周亮工评道:“……济叔能以继美增华,求此道之盛,亦能以变本增华,救此道之衰。一灯远继秦汉,而又不规矩于近日顾氏本板的秦汉。变而愈正,动而不拘,当今此事,不得不推或济叔矣。”(周亮工:《赖古堂集》卷十九)这个评论极高,称黄经不宥于师承和流派,而直接取法高古,避开了流派印风的侵袭程式。黄经在当时代的印人中,实非平庸之辈,为东皋派的佼佼者。著作有《黄济叔印谱》、《六书论定》等。
《汝南世系江南居住岭南生长》为白文多字印,此印宗尚汉印篆法,结构严谨,线条端整,虚实分明,字体行序分清,节奏平稳,用刀把握力度。字距的疏朗,为东皋流风。此印字分四行,每行三字,依笔画繁简参差排列,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印文三个“南”字,写法各异,避免了雷同。黄经仕途坎坷,境遇不佳,轻易不为人治印,世间流传甚少,此印为周亮工晚年嘱黄经刊刻。
许容刻印技巧成熟,自成面目,在字形运用和刀法把握上都有较深功夫,作品的个人特点比较明显。《月落江横数峰天远》为大型朱文印,排布疏松,用刀娴熟。刀路细腻,此印以疏朗见长,但结构过于疏松,字体繁简虽有谦让,但没有穿插变化,脱不了媚俗。腰圆朱文印《谷园》,字体园润,章法匀称,较佳。朱文《廓然》章法平庸,刀法虽熟,少韵味;白文《若邪溪上人家》,用刀流畅,气息淳厚。白文《一廉鸠外雨》为典型东皋派,字体疏朗,留红多,用刀放纵,不足处是字体转折处多断开,感到失重。白文多字印《溪燕蹙游丝漾粼,水鸭绿光碎清晓》这方印字体整饬,线条劲挺,疏密有致,起落转折颇见功力,此印无东皋习气,为其拟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