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情无价

(2023-04-07 16:57:11)


清明,这是中华民族追思先人、悼念先人、缅怀先人的节日。

古人设这个节日的目的,就是让后人莫忘根,莫失去为人之本。

202341日,我们全家回季屋基扫墓。在安徽省创业发展的侄儿余鑫,也赶回故土扫墓,同时对季屋基同宗同祖同亲的族人发出邀请:“46日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为祖父余昌发立碑,请亲人们前往参加仪式”。

余昌发是我三叔,他的父亲和我爷爷是亲弟兄。

先祖余成勋迁居季屋基,生余德润祖,德润祖生啟洪、啟泗祖;啟洪祖生吉庭,吉庭生应海、应河。余应海生世昌。我父亲余世昌生我们三弟兄:泽江、泽明、泽贵。余应河生余金州、余昌发。余昌发生泽权、泽富。泽权生女余光艳、余鑫;余泽富生四女一子余贵广。

从啟字辈分支后,啟泗祖生吉人,吉人生余应唐、余应奎。余应唐生昌麒、昌林、昌虎。余应奎生余平、余谦。

其实,季屋基余姓族人,都还在五服之中,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

余昌发三叔一生勤劳本份,和气待人。2000年,其长子余泽权到郎岱经商定居,将父亲接到郎岱亲养。2004年冬,余昌发病逝于郎岱,享年77岁。余泽权未将其父遗体送回季屋基,而在郎岱就地安葬了。仅过去一年,2005年余泽权在为边远村寨送货途中,发生车祸,不幸遇难,也葬于郎岱。

季屋基族人走得很亲近,不管那家有什么事,大家都顶力相助,相互支撑。

余鑫的邀请,很快得到亲人们的响应。余泽明在病中,余泽贵有事脱不开身。泽明子余光中、泽贵子余前、余光裕购买了烧纸,托余鑫带到郎岱立碑焚化,略尽一份悼念之情。

44日,余昌麒、余平和夫人王菊,余泽高,余双幺娘,从季屋基出发;余昌虎从贵阳出发。陈云和儿子余鑫;余泽富夫妇和子余贵广;我和爱人舒秀丽从毕节出发,乘坐高铁或自驾车齐奔郎岱。

余泽权与陈云的长女余光艳,大学毕业后,为照看爷爷和其父的坟陵,申请分配到六枝任教,与郎岱土生土长的钱伟结了婚,在六枝和郎岱都有居住房舍。

我们是乘余鑫好友王国辉驾的小车离开毕节的。到水城后,上了水黄公路,行80公里后,抵达郎岱。

郎岱镇,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位于六支特区南部。

清朝之前,郎岱为陇氏土司地,称郎岱官司。康熙十八年(1679)降为外委土千总,分二目,一土目管郎岱本枝,一土目管六枝。清雍正九年(1731)以陇氏土目管郎岱、六枝。土目地官司设郎岱厅,厅治所设于郎岱,始筑石城。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镇西北隅建筑木城一座,后被毁。同治七年(1868)冬又重增修,十年(1870)完工,并镌刻《郎岱木城碑记》。民国2(1913)改郎岱厅为郎岱县。1960年撤消郎岱县,改设六枝市,市人民委员会迁六枝,郎岱改为郎岱区公所,后称郎岱镇。

这几天,郎岱周边发生山火,侄女婿钱伟在火线上指挥扑灭山火,不能离开战斗岗位。余光艳热情地接待了来自老家的亲人们。我们到达郎岱时,酒店的饭茶早已备待。

餐后,余光艳领着我们一行人登南山,为她父亲余泽权扫墓。

45日一早,在余光艳周到安排下,我们这一大群人,分乘三辆车到牂牁江游览。 

在打铁关,光艳把车停下,向我们介绍打铁关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雄姿。

从打铁关,公路就成之字拐,直下13公里,到达江边。牂牁江景区四面崇山峻岭,悬崖陡壁,唯有形似布袋口的打铁关一条路,历来都是家兵必争之地。宽宽的牂牁江,从千山万壑中奔腾而过,冲刷而成的奇岩怪石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赤壁峡谷、白玉峡谷、金条峡谷、玄武石峡谷、双猫守江峡谷,雄奇险峻。这里传说是夜郎王室后裔的木城村,家家煮酒、户户熬糖,浓郁的木城布依风情,使牂牁景区充满了神秘诱人的色彩,是六枝特区海拔最高和海拔最低的风景名胜区。

据司马迁史记载:“夜郎国在牂牁临江”。于是六盘水市在牂牁江畔打造风景区。这里有滑翔、航渡等设施,还有夜郎王宫。

我们先登船游牂牁江。

游船很大,应该可以载百多号人?因是清明节当天,游人很少,只有我们一行15人。

船驶出码头后,即进入广阔的江面,一眼望去,江水深绿,青山重重。驶过最广阔江靣,游船进入“小三峡”,余光艳朗颂起“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唐诗,使我们好似身在长江三峡畅游一般。

 

一家人,亲情相依,亲情浓浓,笑声不停,赞美声不断。游了一个多小时。上得岸来,在水上餐厅吃午饭。用牂牁江水喂养的鲜鱼,味道美极了!

饱餐鲜鱼之后,光艳又率我们畅游夜郎王宫。

牂牁古国是曾经的一个西南王国,这里历史悠久,曾被很多史记记载,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到访此地。

夜郎王宫建在半山腰间,好气势!好气魄!居高临下,江在眼底,山在天边。

主体建筑有夜郎王雕塑、夜郎王宫、历届帝王碑石、音乐喷泉、夜朗文化展示厅、主题餐厅遯水厅,演艺厅等多个功能大厅,展厅陈列夜郎文化历史文物古迹,书写着夜郎王国的璀璨文明。

大家对夜郎王宫赞叹不已,留连往返,久久不愿离开。但是,亲人们没有忘记,我们此行之目的。

三叔余昌发的立碑仪式定在46日上午9时正。清晨7点前大家起床洗嗽毕,就乘车行了十多里,来到东山脚下,没了公路,只得停车徒步爬东山。

上山的路很不好走,空手都艰难,关键是庆贺立碑落成的二十来箱冲天炮要运上山去。昌麒和我年岁大了,无力背负重物上山了,重任只得落在年轻人的肩上。大家争先恐后,有的背二箱,有的左右手各抱一箱,向着山顶攀登。从停车处到三叔墓地,路程只有一公里多,但毕直的山路,攀登很吃力,还是走了45分钟。

昌发三叔的墓地在莲花山半山腰,站在墓地前举目一望,郎岱全境一收眼底,很是壮观!

9点,随着匠人一声“起”的呼喊声,大家抬的抬,拉的拉,石碑立起。一片欢呼,鞭炮齐呜。

碑文是余光艳写的:

“祖父原是毕节燕子口人,生于一九二八年农历十月十三日,于二零零四年冬在郎岱寿终正寝。享年77岁。

祖父一生,饱经风霜、尝尽疾苦。抚育之恩,无以回报、追思忆德,永世不忘,愿祖父安眠。”

余光艳、余鑫姐弟二人,对爷爷一片深情。在之前,还在上海定制了爷爷的彩色瓷像。石碑立稳后,匠人将瓷像嵌在石碑右上角,更显的庄严、情深!

大功告成!

中午,余鑫、余光艳再次在成林酒店设宴款待季屋基亲人们。钱伟亦匆匆赶来为我们送行。

大家互相道别,各自登车,告别亲人,离开郎岱,返程归乡。

感谢了余光艳、钱伟、余鑫!

感谢了,几天来一直为我们服务、安全驾驶的王国辉老乡!

感谢了,不辞辛劳,远道前往郎岱参加我三叔立碑仪式的季屋基众亲人!

余泽江202347日写于毕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