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医疗在边陲
(2023-01-24 13:25:05)6、整治山寨卫生
我们就这样,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对坝荷大队13个生产队进行普查,耗时22天。在我们深入村寨普查的这段时间,王金医生他们在三连的支持下,已经搭建了接诊室、化验室、手术室,并开展了首批接诊。
周队长召开会议,总结分析普查的情况:有820人接受普查,普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普查人群中男性450人,女性370人。百分之百有蛔虫,百分之九十有疟原虫,百分之六十患风湿病;女性百分之九十四点六患妇科病,百分之六十有性病。还有42人患各种疾病,需立即治疗。有19人已重病卧床,生活不能治理。
坝荷山缺医少药,群众大面积不健康和亚健康的情况,令医疗队员们震惊、难过和深感责任重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6·26”关于“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非常必要、非常正确、非常英明。
大家认真讨论,找出影响坝荷山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原因。周仪生队长归纳为6条:
1, 卫生环境恶劣,长期人畜混居,大小便无厕所,随地乱解。下雨天寨子中污水橫流,晴天风一刮,满寨子乌烟障气,病毒到处飘散;
2, 不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导致疾病丛生。吃饭用手抓,且饭前不洗手;
3, 住的条件差,除傣族是竹楼,人离地面居住外,爱伲、瑶族的床铺都直接铺在地上,瑶寨又都在水沟边,地面长年潮湿,造成人人风湿,个个腰腿疼痛;
4,爱伲山寨的公房恋爱习俗造成性病和普遍的妇科病;
5,无医无药的情况十分严重;
6,生产方式极端落后,刀耕火种,每年毁掉大面积原始森林,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也破坏了生存资源。
针对严重影响坝荷山群众健康的6个罪魁祸首,医疗队决定釆取9条措施:
1, 广泛宣传卫生知识,让广大群众自觉养成讲卫生、防疾病的良好习惯;
2, 动员群众建牲畜圈养,挖厕所,大小便入坑,尤其大便不能随地乱解;
3,清理寨內拉圾,输通住房周围污水沟;
4,建议取缔恋爱公房;
5,建议爱伲窝棚和瑶族住房避开水沟,或疏通房舍阳沟,让房內保持干燥;
6,医疗队巡回医疗,至少十天内到各小队一次,为群众送医送药,防病治病;
7,对重病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全部接到医疗队住院治疗或转院到勐腊县医院和我院治疗;
9,为坝荷大队建一个卫生室,请示医院,调设备和药品,以解决坝荷大队
缺医少药的局面。
这9条措施,除第6条和第9条我们有主动权外,其它7条,条条都是难上加难的事。
医疗队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要迎难而上,坚决打开工作局面!
话到好说,干起来真是太难了:你宣传要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群众说:我们吃水要到山脚背,哪来这么多水?你动员挖厕所,大小便入坑,群众哈哈大笑,挖什么厕所,我们满山遍野都可以方便,找那种麻烦干什么?你号召打扫寨落环境卫生,群众揺揺头:我们活路都忙不赢,哪有闲功夫;你叫疏通阳沟,保证排水,群众说,我们住在山头,就是洪水漫天,也淹不到我;你让撤公房?这是爱伲山千年不变的规矩。培训赤脚医生?全大队文盲占百分之九十几,没有一个初中生,初小生都才三四个;不砍山林,咋种旱稻?群众生活从哪里来?
难啊!难!每一条都难于上青天。
没有困难还要我们来坝荷山干什么?139人在困难面前从来都是说“不”字,我们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139人都是一往无前,决不后退半步的。为了坝荷山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在所不辞。
在乱如麻的局面下,周仪生队长说:先从挖厕所开始,打开突破口。
说干就干,就从坝荷寨开始, 因为三连在坝荷就有两个厕所,粪便作为农家肥,用于种蔬菜和各种瓜果,菜蔬长势喜人。由于有三连作示范,坝荷寨群众对于建厕所能够接受得了。我们先在寨子东、南、西、北,选点挖了四个公厕,再推广到其它寨子。
医疗队从麻木树供销社买来锄头、砍刀,除正常巡回医疗和接诊外,加班加点、大干苦干,先挖坑,砍木棍铺上,盖棚挡雨。费了十天,终于建成了四个厕所。然后一家一户去动员群众大小便入厕。群众也不反对,听了只是笑。
过了几天,医疗队派人去检査,各个厕所都是干干净净的。问群众,他们说:“不习惯,解个便还要跑那么远,我们一出门就可以解小便,每棵树丛都可以解大便,去厕所多麻烦?再说,你们挖那个坑能装多少?窝满了咋办?(爱伲山寨刀耕火种,不用肥粪)还得要人挑走。”
群众说的, 有些方面我们还真的没考虑到。连队种有菜地,粪水可以用来施肥。我们就把生产队长请到三连,看三连种的蔬菜。队长告诉我们:“山寨群众不种菜,要吃菜时,到竹林中剝竹笋,到森林中摘木耳,在水沟里捞青苔”。我们说:“你们不是种稻谷吗”?队长说:“爱尼人种的是旱谷,烧了山后,撒上谷种就不管了,到谷子黃了就收割,用不着粪肥。”
那时是集体生产,我们和队长交流了几天,终于说服了队长,让他带领群众在寨子边开上几块田, 种植水稻试验一下。我们医疗队队员大多来自农村,可以作技术指导。队长同意。我们就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指导社员挖梯田,
梯田造好后,我们组织群众将寨子里的粪泥挑到田里,从傣族寨找来水稻秧种上,一个月水稻就转青,比旱稻生长得好多了。群众见了很高兴,造田种水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还指导群众种红著、种花生、种蔬菜,改变刀耕火种的生产习惯,也把粪肥的归宿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爱伲山寨,牛、马、羊、猪、狗,全是散放。寨中牛屎、马屎、猪屎、狗屎到处都是。要改变这种习惯,谈何容昜。我们只能釆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发动基本群众,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大队赤脚医生九岗家就住在坝荷寨。他是坝荷大队原大队长,因年龄大了,又懂点草药,公社就免去了他大队长职务,让他当赤脚医生。九岗虽不当大队长了,但威望还在。我们就动员九岗建圈,圈养牛、马、猪、羊;九岗跟着我们,对医疗队很友好,他就按我们说的办。又动员他的亲戚干,一家接一家,一户带一户,全寨21户,有13户对大牲畜实行了圈养。
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觪决问题,群众工作是艰苦而细致的,更需要现身经历。
有一天,坝荷寨一个11岁的少年突然肚痛,遍地打滚,被急送到医疗队。周队长和医生们一检査,“蛔虫。”几粒驱蛔药服下去,那孩子就要解大便。医生们用便盆接住,几十条蛔虫,
互相钩绞,长的有几寸,短的寸余。一会儿孩子就不叫痛了。
医生们就用这些蛔虫作实例,让群众来看,又给他们讲这些虫子是怎样钻进人的肚子的。这样一讲,我们的卫生知识宣传就有人相信了。
面对取得的突破, 医疗队并没有满足。我们知道,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