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巡回医疗在边陲

(2023-01-23 12:57:33)

明:不知何原因,战斗在老挝三年间一文的七、八、九、十集在博客上发不出来,只能先发另一篇了。


巡回医疗在边陲

1974年春夏之交,为贯彻毛主席“6.26”指示, 经昆明军区后勤部批准,139野战医院与勐腊县革命委员会会商,决定由139野战医院派一支医疗队到勐腊县最边远、最贫困、最缺医少药的农村边寨,执行巡回医疗任务。勐腊县革命委员会指定139医疗队到麻木树公社坝荷大队(现为勐腊县关累镇坝荷村与藤篾山村)

时下,我在政治处任宣传干事。

院党委从全院抽出13人组成赴坝荷大队为边疆军民送医送药、防病治病医疗队。任命一所主治军医周仪生为队长,我任政治指导员。因医疗队员中有9名党员,院党委批准医疗队成立党支部,我任支部书记,周仪生、孙晓霞任委员。

组织建全了,426,医疗队员集中,杨松林主任宣布队长、指导员的任命和提出注意事项。周队长和我代表医疗队表决心:“决不辜负院党委重托,让毛主席对边疆军民的关怀,在我们工作中得到体现,全心全意为边防战士和边疆军民服务”。

1、踏着泥泞上坝荷

427日一早,医疗队员们背着背包,带上医疗器械和药物,整装出征。 医院派车把我们送往麻木树公社。院党委书记、政委杨豫生同我们一道前往坝荷。

医疗队员们兴奋极了,虽说139医院是在勐腊边陲,但毕竟有营房,有病房,工作环境优越,日常生活有序。接触的伤病员,除外事和少量当地群众外,绝大多数是兵。这次要去的坝荷山,条件一定很艰苦,工作一定很繁重,面对的是边防连队和各族群众。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大家心中无底。

一路上,我们唱着歌,说着笑话,互相逗乐着,经勐遮、勐捧几个版纳。院外的风景多美丽,傣家的龙因更迷人。

车从勐捧大坝进入山区,行了20多公里新开挖的公路,约在下午7, 车停在一条小河边,公路下方有四五间低矮的茅草房。早先来采过点的院部通讯班班长刘国平说:“到了,这就是麻木树公社所在地。从麻木树到坝荷山寨还有80多里, 不通公路,原始森林中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大家只有靠双腿这个11路车攀行了”。

我们停下车来,公社的十多个工作人员跑来帮我们卸车,把医疗器械搬到公社办公室。当晩,我们就将背包铺在公社小屋地面上睡觉。第二天起床才得以观赏麻木树公社所在地的地形地貌。 

麻木树公社是刚从勐捧公社分离出来新建的小公社,公社的房子全是土坯墙,茅草盖顶,零零散散随坡而筑。 有一间公社党、政办公室,一间供销社,一间卫生院和一间食堂。

从勐腊县城来的公路,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公社下方是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钢丝悬吊桥,桥面是用竹板铺就的。不要小瞧这座简陋的小桥,它是前往坝荷山唯一的出口和通道。

我们在麻木树停留一天,等坝荷大队赤脚医生九岗带马队来驮医疗器械。再说没有人带路,在密林中迷了路可不是好玩的。

借此机会,杨政委请公社社长给我们讲社情,讲边疆情况,讲敌情,讲当地民族风俗及生活习惯。麻木树公社这里是中国、老挝、缅甸三国的交界处,一条澜沧江把三个国家分开。坝荷山正对面是缅甸,往澜沧江下游不远,就进入老挝。在缅甸那边,还有蒋介石的李弥残部,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派特务过来搞破坏搞策反,1958年坝荷民兵就配合边防部队在这里全歼了一股入境袭挠的蒋残匪。文化大革命以来,敌特曾多次窜进坝荷,策反了几个边民出境。

根据公社的社情介绍,医疗队开展了入村教育。首先强调要增强民族政策观念,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其次就是要增强阶级斗争观念和敌情观念,严防敌特入境破坏;另外必须提高组织纪律观念,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杨政委还要求医疗队人人表明态度,并写出决心书。

我们除周队长外,全是些二十来岁的青年,正是好玩的青春年华。趁休息时, 大家就跑到小河边去玩耍、嬉戏。

  那小河水清亮莹莹,哗哗唱着欢歌,就象我们心儿一般;不知名的小鸟,扇着各式各样彩绘的翅膀,扑打着水面,构成一幅绝妙的图画;河上的钢索吊桥,人一走就晃悠晃悠的,乐趣无穷。男兵们先到桥上游玩, 一个劲朝女兵们喊:“太好玩了”“ 太好玩了”。逗得女兵们也走上桥来,当她们走到桥中间,我们就用脚轻轻晃动钢索,桥就晃动起来。女兵们大呼小叫,有的只好蹲在桥面竹板上,嘴中直骂我们“讨厌”。骂够了又求我们把她们牵起来。孙晓霞胆子最大,她也和男兵一样摇晃着钢索桥,对那些胆小的女兵做着鬼脸。

我们是多么的欢快,面对青山绿水欢笑声不断……。

29日下午,九岗来了, 牵来了两匹驮马。

九岗、爱伲人(民族识别后,坝荷山爱伲人为哈尼族) 、是坝荷山赤脚医生, 当过坝荷大队大队长,有50来岁,会说一些简单的汉话。

九岗见到我们,高兴极了,握着我们的手,热情地说:欢迎解放军,欢迎医疗队!我们也高兴地对九岗说:感谢您来接我们。

九岗带的两匹马,只能驮一些必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我们的背包、行李还得自己背。

30日清晨,大家很早就起了床,赶紧收拾起来。把裤脚、袖口用绷带扎紧,防止旱蚂蟥入侵;在脸上凃上药膏,严防毒蚊叮咬。背上背包、武器、干粮等一应行军物品,在九岗带领下,朝坝荷山徒步进军。

过了钢索桥,就进入密林小道。

小道被马帮踩踏得泥泞不堪,一个大塘一个大塘的,我们象走搓衣板一样,只能走脊梁上。一不小心,滑下大塘,有的淹至膝头,有的淹至腰部。泥浆裹在衣服裤子上,拖都拖不动。

西双版纳的天,尤如婴儿的脸,说笑就笑,说哭就哭。刚刚还晴日朗朗,一忽儿就大雨倾盆,我们一个个被雨水淋得像落汤鸡。脚下的泥泞绞着裤子,使双脚迈不开步。

在雨中、在泥泞中,翻越了一座座山峰,走过了一条条溪流,仍看不见坝荷山峰。问九岗,他总是那句话: “快了。”

爬山,对于我和叶发祥几个农村兵来说,在家时简直是家常便饭、轻车熟路。其它同志就不行了,他们大多来自昆明、成都、贵阳、思茅等城市,别说爬这么大的大山,走这么艰难的路,就是走平坦的路,也不会太多。象孙晓霞、马利群等女兵,她们是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部队,是第一次爬这么高的山,走这么远的路。

大家开始还歌声连天,笑语不断。走到中午就不行了,一步三跌倒。有一次孙晓霞脚一滑,溜了几尺远,费了很大的劲,就是撑不起来。我跑上去把她扶起来,大家逗她说:“哟,没想到大闹天宫的老孙,居然斗不过土地爷。”

走了几个小时,穿过一片密林,突然出现一块被砍光的地,山坡顶上现出十几个窝棚。爱伲人的房子都是就山势而建,四周都用树皮或山草挡墙,只留一个小洞作进出的通道,无门无窗,无脊无梁,无椽无檐,完全就像我们家乡农民在山上临时搭来守桩稼的那种简昜窝棚。

这个寨子叫盘新龙,约有十五六户人家,寨里的人听到驮马铃铛响,就出门来看。先见到我们的那个人,用爱伲语喊了几声,从各个窝棚里钻出男女老幼一二十个人。他们认识九岗,同九岗说了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那些人好奇地看着我们。九岗对我们说,他们问我,“解放军来坝荷山干啥?怎么还有女的当兵?”说得女兵们哈哈大笑。九岗说:“我们坝荷大队的人,十有八九没走出过大山。外面的光景根本不知道。”

坝荷山上的爱伲男人,上身大多裸露着,下身穿粗布大短裤;女人有的上身吊着一抉三角形的围布(未婚未育女) ,有一些上身也裸露着(已生了孩子的) 。为了便于爬山,女人下身都穿着只有不足一尺长的超短裙。由于山顶缺水,他们很少洗脸,大多数人脸上都有污垢。那些小娃娃,一个个挺着圆鼓鼓的大肚子,光着身体。马利群说:“我的天,真没想到,人还有这么生活的”。小孙说:“这些女人,我不知她们怎么个活法”。小黄说:“都解放20多年了,居然还有这么落后的地方”。

听了女兵们这些议论,杨政委对大家说:“爱伲人祖祖輩辈受欺压,被迫到这与世隔绝的山顶上来,这是封建社会逼的,是土司头人逼的,虽然解放这么多年了,西双版纳刚刚才实行民主攺革,这里的老百姓还很穷。我们医疗队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向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除了为他们送医送药、防病治病外,还要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让爱伲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过上好日子”。

下午4时左右,在一片稻田边,几个军人赶着几匹马朝我们走来。走近我们时,那个身穿旧军装的老兵向我们行军礼,:“首长,你们是139医疗队吗?”我们作了肯定的回答。那老兵说:“团里来电话通知我们,说139医院的杨政委也上坝荷山来了。连里接到通知,派我们来接,请政委和女兵们上马吧”。

杨政委哈哈大笑起来:“我随便下来走走,居然还惊动了边防部队。我骑什么马哟?当年打老蒋时,我们一天要跑一百多里路,这点路算什么?小孙、小马你们几个女同志骑吧”。马利群嘟起一个嘴:“政委,您都不骑,我们骑啥马哟”。

推让了一阵,见政委和女兵们都不愿骑马,我就提议让驮马去麻木树帮我们驮还放在公社的医疗器械,这样有利于我们到坝荷山后,能尽快开展工作。杨政委赞同,说:“就按余干事说的办。”那老兵对一新兵吩咐道:“你护送政委他们去连队,并将我们去麻木树的事向连长、指导员作报告。”

和战士们分别后,我们一直顺着山梁脊直上。苍翠的楠竹、碧绿的飞机草,把路挤得喘不过气来。溪水唱着欢快的歌谣,小鸟展翅飞翔,这真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风光啊。

爬到一平台处,那里有一股小溪水,九岗说这是坝荷山最凉最甜的水。我让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下,就着溪水吃些干粮。

孙晓霞一坐下来,就躺下去了。马利群把鞋脫去,我发现她皱着眉头,知道她的脚打了水泡。我对周医生说:“都是医务工作者,处理一下再走吧”。

周医生命令大家都脫开祙子,几个男女兵的脚底都排满了泡,有的已被磨破了皮。 特别是马利群和黄建新,脚上的水泡两大排,有十多个,密密麻麻,有的已破皮渗着脓血,脱袜子时,痛得她们直咧嘴。象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当兵,是在家里的话,这些小女孩一定会扑到妈妈的怀里撒娇。

都是医生护士,简单处理一下, 穿上鞋袜,又坚持往山上攀登。

快接近坝荷山山顶时,一声清脆悅耳的歌声传来。

“哟嗬荷……”

 “哟嗬荷……哎……

巍峨高耸的坝荷山哟。

上连九天银河,

下至南海大洋,

几千年美好的传说,

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

哟嗬嗬,哎……

日夜奔腾的谰沧江哟,

源头来自那高高的山脉,

朝着大海汇集百川,

爱伲人跟着共产党,

世世代代哟心不变、心不变!

……”

随着歌声, 一群爱伲男女青年从山头上朝我们飞来。

九岗喊:“米干,医疗队来了。”只见唱歌的那个姑娘朝我们狂奔着跑来。

九岗向我们介绍说:“这是大队赤脚医生米干”。这时米干她们已跑到了我们跟前,九岗把我们一一介绍给青年们认识。

首先当然是介绍杨政委,姑娘们不知政委是什么官,九岗向他们解释:“就像勐腊县县长那样大的官”。姑娘们一听,咋了舌:“这么大的官还能登上坝荷山?”有的说:“麻木树公社社长都还没来过坝荷山哩”。好生议论了一阵。

接着米干一个眼神,那群青年就把我们的背包抢去背上了肩。

孙晓霞拉着米干的手,称赞道:“米干,你唱得真好,教我们行吗?”米干不好意思地说:“孙医生,以后你们教我学医,我教你们唱爱伲族歌、说爱伲族话。”几个女兵高兴得拍起掌来:“要得,要得。”

说着话,加上背上的东西没了, 我们爬起山来就轻松多了。不一会,就看见了山头的亮光。在山垭处,只见七八个军人向我们跑来。米干喊:“罗连长”。 那个叫罗连长的军人说:“米干,又让你们抢先一步”。

九岗向罗连长说:“这位是杨政委”。罗连长向杨政委行军礼:“欢迎、欢迎首长亲临坝荷检查指导”。杨政委握着罗连长的手,连声说:“同志们辛苦了”。那些军人又去抢米干他们背上的背包。

坝荷山寨终于到了。

80多里山路我们走了10个小时,真是苦了那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们了。

领导就是榜样,精神就是力量。杨政委已是45岁的人了,又患腰椎间盘膨出,他拄着一根木棒,爬坡下坎,我们都有些心痛。连队派马来接他,我们都巴不得他上马,那样可以让他省些力。但他坚决不骑,硬要和我们一起步行。政委的表率作用,使我们干劲倍增,给了几个女兵一直坚持下来的力量。如果不是杨政委跟随,这些姑娘们肯定坚持不下来,有可能我们今晚就到不了坝荷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