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忠祥、白岩松、崔永元上课
(2008-09-25 20:37:13)
标签:
岁月随想讲台短袖衬衫教室赵忠祥 |
上午打开书柜,一本<<岁月随想>>映入眼帘,随手翻开,扉页上“赵忠祥.九七”几个大字即刻将我拉回到11年前仲夏那一幕......
那是酷暑难耐的八月,我有幸参加公安部在北京举办的影视编采培训班,北广老师上课的内容被流逝的岁月磨灭了记忆,赵中祥、白岩松、崔永元三位央视大腕上课的情形却依然在目。
也许是名人太忙,赵忠详的课安排在晚上.尽管是大热天的夜晚,我们却没有丝毫怨言,而是吃了晚饭就早早地坐在了教室,静静的期待。晚七时三十许,班主任带着赵忠祥走进教室,掌声随即热烈地响起。
“赵老师的著作《岁月随想》相信大家也知道,今天他亲自给大家签名送书,签名的时候可以合影。请大家排好队,有秩序的上台领书照相。”讲台上放着一摞书,班主任一上讲台就开始组织。赵忠祥一言未发,端坐讲台一本一本地签名送书。签名的同时,学员们相互帮忙照相,谁也不愿失去与赵大师合影的机会。大约三四十分钟后,50多名学员每人得到了一本《岁月随想》。
终于开讲了,毕竟是大师,不用讲稿,不用板书,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不过,讲的业务知识好象没多少,倒是让我们了解了他不少自己的事,言语间表现出诸多不满。譬如提到评职称义愤填膺,“在中央台我不能评高级谁能评高级?!”在他的《岁月随想》中有篇“解铃‘不’须系铃人--义气与职称”的文章,讲的就是评职称的事。看来,这件事对他的打击的确太大了。此文中这样写到:我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不平之事,能忍的我都忍了,该吃的亏我都吃了,不该吃的亏我也吃过.但人不能忍一辈子......我在几十年的现实生活中,从上小学起,很多事我都忍了,我一直坚信古人的话:“吃亏是福。”可是近年来,我觉得这是傻瓜逻辑。如果接二连三的不平之事都忍了,到哪儿是一站呀?再说,我从没想过要当张良辅佐王者以成霸业,也更比不了韩信,日后当位大将军。我只想平平稳稳过此一生,但总是隐忍,何以心安?心不能安,何以平稳。
从赵忠祥的讲课中虽然没学到什么专业知识,却让我们了解到了名人所不为人知的一面,也使俺懂得了一些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做人的道理。
崔永元是第二个给我们上课的名人。其实那时还不很出名,以致同学说起这个名字时我还不知是何许人也,在教室里见到“活人”才认出来,原来就是《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那时这个栏目刚刚火起来,我也熟悉小崔的脸,就是还没记住他的名。
小崔穿着浅花格子短袖衬衫,头发油光发亮很有型,脸很白很干净,整个人很清爽很精神,比电视里要英俊很多。也许是没太大名气的缘故吧,他表现得很随和很亲切很低调,课间欣然与同学们合影签名,乐意和大家攀谈,课堂氛围热烈而和谐。他上课的内容是如何采访。至今记得他说的,采访要先了解采访对象的大量背景资料,采访时要先拉家常,从对方感兴趣的事聊起,拿起话筒永远不要说“开始”,因为一“开始”对方就紧张起来了,而要慢慢聊到你需要了解的问题,摄像要不知不觉地开机拍摄。采访时永远不要提那种几个字就能回答的问题,比如你问了很长一段话,对方一句“是这样的”、“你说的对”就完了,你却没时间思考如何提问了。尽量多问“为什么?”,这样就能掏出对方的问题。
最后上课的是白岩送.当时他已经很大名气了,所以我们急切地想一睹他的风采.那天上午八点钟开始,我们一齐看着教室门口,期待他的到来,等了四五十分钟终于出现了,也是穿短袖衬衫,架着眼镜,严肃的表情,比崔永元明显多了许多大派味道.坐上讲台,他首先说明迟到是因为塞车.
他同样是上采访课,具体内容已记不起了,只是他的大派依然能够想起.班上有个年龄最小的学员在上课时将照相机对着他,好象让他很不爽,突然停住讲课,怒视着这名学员:"你照吧!大家都不上课了!"这名学员刷地脸就红了,尴尬地收起了相机.见白岩松这架势,下课了同学们谁也没敢同他合影或要签名什么的.
与三位名人接触,同学们真正感受到了他们与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