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的周围有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中东老在打仗,隐患多多。去之前,我的心里也有点“哒哒动”,——安全吗?但导游告诉我们,那儿93%的人都信奉伊斯兰教,因为有信仰,都比较安分。人们吃饱穿暖就满足了。当地的导游是个中国小伙子,在约旦生活了八年,他认为当地人头脑简单,不勾心斗角。
可是,世界上的战争,大都与宗教的争斗有关。中东有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多年来战火不停......
约旦保留有许多辉煌的罗马帝国时代的遗迹,老国王侯赛因是中国的老朋友,异域风光多多,约旦还是值得去看看。
飞机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从上海抵达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然后转机进入以色列......
约旦国土面积9.6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43%的人住在首都安曼。约旦是个内陆国家,80%都是沙漠,植被少,严重缺水。他们使用的水都是经过淡化的海水。在安曼的街上,经常出现汽车与骆驼并行的镜头。约旦,物价消费比较贵,约旦币,比美元还金贵:1元约旦币=1.5美元。生活用品全部靠进口,商店里80%的商品是中国货,那里的商人都知道三句中国话:“你好、广州、义乌”,广州和义乌都是他们进货的地方。
93%
的约旦人信奉伊斯兰教。印象中,阿拉伯人都是穿长袍,戴白色头巾。其实,现在城里人的打扮都和我们差不多,只有成年妇女必须穿长袍,包头巾。偏远地区人的打扮还是比较传统的。
我们的导游来自甘肃,今年28岁,也是个穆斯林。 他说:伊斯兰教有三大戒律:不喝酒、不吃猪肉、不能自杀。
“那穆斯林为什么会有人肉炸弹?”
“那是极端组织干的,不是穆斯林干的。穆斯林也唾骂他们的这种行为。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只有邪教才会去破坏世界......”年纪轻轻的小导游很有头脑。
导游告诉我们,每个穆斯林,一生要做5件事:1.念古兰经(必须要用阿拉伯语)。2.每天要做祷告(成年穆斯林每天要净身净手脚后做5次祷告)。3.斋戒月时,成年穆斯林日出后日落前是不许进水进食的,一个月之久。4.捐献,在年底的时候,每一个穆斯林要捐献自己财产的2.5%给穷人。5.穆斯林一生中必定要去麦加朝圣一次(沙特阿拉伯每年给中国穆斯林的指标有限,许多中国穆斯林就不能完成此心愿了)。
听着导游的话,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信仰的自由人来说,以上这些事,条条都是严戒苛律啊!
尊重他人的信仰,珍惜我们的自由生活。
首都安曼的早晨。城市不小,有二百多万约旦人生活在这里。

安曼的街景

安曼的小学生

在路途中的饭店里,遇到一个热情的阿拉伯人,拉住我们的驴友包头、合影。


安曼罗马古剧场,是引人注目的历史遗迹,建于公元二世纪,可容纳6000多人。至今还在此举行音乐会、艺术节等活动。
拉什杰古城——拉什杰古城在数千年前的罗马帝国统治下,一度达到了鼎盛时期。这里建有雄伟的剧场、神殿、大型公共广场等,但以后经历大地震,几乎全毁。如今只剩这些残垣断墙,还展示着当年雄伟的风貌。







马达巴是约旦中部的一个城市,在这的圣乔治教堂里,地上有一幅占地五、六平方米的地图。这张地图是由二百多万张马赛克拼贴而成(那种马赛克是一种天然的石料)。地图是在公元6世纪前后完成的,公元8世纪的大地震和几经战火,使城镇大部分被荒芜,这幅地图一直埋在教堂的废墟里。
在这幅两千多年前的地图上,已经清晰地标明了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等罗马帝国时代的大城市的名称和位置,很有考古价值。这幅地图的发现,使马达巴城市名声大震。

马赛克拼贴的耶稣和圣母玛利亚像。

旅游商品店的工作人员,正在用马赛克拼贴图画。


约旦街头的约旦人——
老师带着孩子游古城







正在打电话的这个人,见我们大巴上有相机对着他,赶紧举手打招呼。约旦人对中国人的态度还挺友好的。年轻人见到中国人,常会竖起大拇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