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纠正前一篇博文里的一个错误,说“西伯利亚有半个中国大。”有博友提出异议后,我仔细查阅了一下,西伯利亚从东到西7000公里。从北到南3500五百公里,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地理面积确实比整个中国还要大。
踏上西伯利亚这块土地,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复活》一书。这是列夫.托尔斯泰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写的,书中的情节还能清楚记得:当年,贵族公子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的清纯女仆玛斯洛娃,致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走投无路的玛斯洛娃后来沦为妓女,多年后又卷入一桩命案而受到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认出了从前被他引诱、抛弃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玛斯洛娃被发配西伯利亚,她拒绝他的求婚,男主人公还是陪玛斯洛娃走上了西伯利亚的流放之路......从此,在我的印象中,西伯利亚就是一个苦寒之地。
今天,来到了俄罗斯的远东第二大城市——伊尔库茨克。《复活》中所描述的,当然是一个遥远的故事。1840年,伊尔库茨克附近的勒拿河发现了金矿,西伯利亚的淘金热开始,也推动了城市发展。伊尔库茨克拥有三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史,现有人口80万。伊尔库茨克现在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是西伯利亚的交通和商贸枢纽中心,也是西伯利亚地区的铁路和国际航空要站;著名的苏—27战斗机也在此地生产,这里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皮毛交易中心。
行走在伊尔库茨克的大街上,觉得这里是一个安静的、从容的城市,总还留有一种不同于当前闹腾世界的味道。从伊尔库茨克的城市建筑风貌和人们的举止行为上泛泛看去,这里不仅保存了许多沙俄时期的人文古迹,还留存有“苏联时代”的风范和人文精神。想当年,伊尔库茨克是俄国著名的监狱城之一,被沙皇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流放过来的知识分子等政治犯,他们在此做苦役的同时,也将自身的贵族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入在这片土地上。也许,西伯利亚是一片遥远辽阔的“冻土”,在远离中央政府的“与世隔绝”状态中,变化缓慢,但脚步坚稳,心态平和,将沙俄时期的、苏联时期的人文、生态、自然等都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用我们今天的超速发展的眼光来看,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建筑虽然还留有一种贵气,但基础设施已经陈旧落后,没有地铁,没有高铁。这里街上看不到什么广告牌,也没有大喇叭招揽顾客;路上有一个俄国人曾问我们:“你们中国现在有20亿人口了吧?”让人哭笑不得。但在这里,当你的脚踏上了马路的斑马线,司机必定会停车让你先行通过;在商店里都是明码标价,没有虚抬物价,讨价还价的不良习俗......
有一点让人印象深刻,就是他们超市里的食品又好吃又便宜。看看物价:牛肉30多元一公斤(以人民币计算);优质牛奶10元左右一公斤;熟食的肉类制品很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贝加尔湖的烟熏大马哈鱼,30多元钱一公斤,味道非常不错(上海久光超市里去皮的烟熏三文鱼,要360元一公斤)......
空气好,水好,食品美味安全,城市安静,不正是我们现在要花大力气去努力追求的目标?我想,单单为了这些天然的、美味的食物,也值得去西伯利亚小住一段时间。
伊尔库茨克坐落在安卡拉河畔。有三百多条河流入贝加尔湖,而只有一条河从贝加尔湖流出,那就是安卡拉河。




好些地方都看到有这样的标记物,原来这是伊尔库茨克的市标。1686年就有了这座城市,基本上维持原来的风貌。奔跑的老虎和老虎嘴里的紫貂雕像,象征着力量、强大和地区的富饶。

城市开拓者的塑像




这条街上有130幢木头建的老房子,现在变成了旅游一条街。


烈士纪念碑广场,是老师常带孩子们来的地方,图片中的一个老师正在鞠躬。
老师正在对孩子们说:“不能忘记过去,长大了要保卫祖国......”
烈士纪念碑,这里也是新人们结婚必到的地方。



列宁雕塑依然耸立在伊尔库茨克的街头。

波兰教堂





9月下旬,人民币与卢布的汇率:一元人民币=6.2卢布。货架上一公斤装的优等鲜奶,63卢布一瓶(合10.1元人民币)。牛羊肉30多元一公斤,鱼很便宜,蔬菜和我们的价格差不多。从超市的情况来看,这里的基本生活费不高,轻工业产品的价格比我们高。

说一件小事:在马克思大街的一家鞋店里,遇见一个俄国女人在挑选一双鞋,服务员介绍说:“这是德国品牌的鞋。”那女人说:“不像是德国的,看这粗糙的缝线,像是中国货......”这里的服务员一般不会说假话,买东西标的都是实价,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习惯。是我们前些年出口的伪劣产品,给这里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损人不利己,中国的产品在外面的印象不太好......我们赶快离开了这家鞋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