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好脏好乱好热闹。”这话不是我说的,从外面回来的人都这样说,我虽然出去的地方不多,但回家后也有这样的感觉。外面回来的人还说:“外面——好山好水好冷清”。确实,国外许多地方的环境保护比我们做得好——绿化好,空气好,水质好,但出去的中国人离家人远了,离朋友远了,会感到有点冷清。人很矛盾,都希望自己的居住地有一片好山好水,又有亲情、友情的温暖怀抱,才算完美无缺,但目前看来好像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许总有一天上海会有“好山好水好热闹”的好日子,大概还要走好长一段路,那时已经与我们无关了,现在我们就这样凑合过吧。
很久没有看到蓝天白云的日子了。据2010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现有2300多万人口,其中流动人口1400多万(我觉得还有些流动人口和“超生游击队”好像不一定能统计全面)。这么一个膨大的数字,上海怎么会不拥挤呢?中心城区人口过于密集,交通拥挤,居住成本上升;人多,素质没有跟上,生态环境质量必然不会高;过一个春节,一堆鞭炮又把天弄脏了许多。去过周边一些小城市,哪里都比上海干净。但上海是我的家,我没有地方可去,只能蜗居在这里。
社会上好像一直对上海人颇有偏见,说上海人过于精明、上海男人小鸡肚肠、上海女人会作......但是仔细想想,哪个地方的人都是傻子?哪个地方没有小鸡肚肠的男人?小作作也许是种情调,或许会作作的女人更可爱呢?......个体行为不能代表全体形象,不能因一叶遮目而否定全盘。说上海人傲慢,北京人、广州人、杭州人、成都人、天津人、南京人......不傲慢吗?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傲慢。再往深度想想,炎黄子孙的德行基本上都差不多,整体不会相差太远,但确实有地域文化的不同和个体层次的差异。
说到上海人,我觉得上海人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生活品质追求精致,对处事或穿着都讲究一个得体,对社会规范的潜规则能自觉遵守,男人对于老婆的礼让......这些,应该都是一种文明的体现,还是值得称赞的。其实,各地在富裕起来以后不都也在朝着这方面努力吗?
我想,下辈子我要娶老婆的话,就娶上海女人,要嫁人的话,还嫁上海男人;选择生活地,我还会选上海。
节日中的城隍庙——到处人山人海,不过来旅游的人要多过于本地人。








新疆人在大街上卖烧烤。

看苏州河的对岸——这里成了各地风味小吃的集中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