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别山区的金寨县,是革命老区,仍是个比较贫困的地区。二十年前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是众所周知的希望工程标志性照片,她成了安徽六安市金寨县的形象大使。“希望工程 ”由此在金寨县拉开了序幕。
解放军外语学院的李谦、冯祖清夫妇从2005年开始便与金寨一中挂钩,资助贫困学生(直接面对高中的贫困生,每年资助2000元,共三年)。在他们的推动下,至今,金寨一中已有五十多名学生受到这个团队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其中大部分学生考上了大学。金寨一中的校长说得好:“帮助山里的一个孩子考上大学,就会带动一个家庭走出贫困;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命运,使他们走上阳光之道,要比帮助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更为有意义。”
“五一”小长假,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大别山,去看望这些孩子......

李谦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他说,现在的金寨一中,比他前几年来时漂亮多了。


刘亚呈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在一起。刘教授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今年已经85岁了,儒雅而谦和,仍关注着中国的教育事业。在与同学们的座谈会上,刘教授的一席话也让我很受教益,他说,一个人要注意自己能力的培养,学习上要有思考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工作上要有动手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生活中的能力也要用心思考,认真学习,才不会稀里糊涂一辈子......
是啊,假如在每个人的成长阶段,一路上都有好老师的点拨和扶持,我们的人生之路可能会走得更顺坦些,愉快些。

我们在学生食堂和孩子们一起吃午餐,今天的饭菜好像特别丰盛些。

相聚是激动人心的,我们、孩子,都会记住这一美好时刻。无需言谢,无需回报,我们小小爱心的付出,看到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已得到一份快乐和满足。我们期望的是能将一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给孩子们分发小礼品。


和同学们一起合个影。

毕业班的同学。

我们去走访了几家学生的家庭——没有富裕的物质条件,没有特殊的呵护照顾,这些品学兼优的孩子真的让人很感动、很感慨。

找找我们“孩子”的名单,呵呵,基本上都上了这个光荣榜。

有七十多年历史的金寨一中,被评定为省级示范高中,有大批优秀的学生被各地名校录取。
安徽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地区,六安的深藏在大山里的毛坦厂镇中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该学校有个“送考节”,高考的这一天,警车开道,军乐鸣奏,鞭炮震天,人山人海,像是送将士赴战场,场面悲壮而感人。这所中学把许多中不溜的学生都送进了大学,该小镇成了远近闻名的“高考镇”,家长们争抢把孩子送到这里。
虽然毛坦厂镇中学以严管闻名,教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但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学校只能如此,山里的孩子也只有靠这条路走出大山......
相关链接文章:
大别山的孩子来信了
http://control.blog.sina.com.cn/admin/article/article_edit.php?blog_id=5be260cc0100cki0
大别山的孩子考上大学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e260cc0102draz.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