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约二十万左右的外佣,其中绝大多数是菲律宾女佣。菲佣在国内经过专业培训,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在世界家政行业中,“菲佣”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知名品牌。
一个菲佣的月工资在肆仟港元左右;每星期休息一天,加班,顾主要付加班费。女佣两年有一次探亲假,来回机票由雇主负担,
这些都是在合同中明文签订定。香港用工制度的规范性,使菲佣的权利得到保障。另外,菲律宾女佣的雇佣工资要比当地女佣的工资便宜许多,所以港人一般喜欢雇请菲律宾女佣。
中环是香港岛最热闹的地区,在星期天这一天,许多休假的菲佣会集中在中环一带,她们或在公园或在高架桥下“安营扎寨”,呼朋唤友,欢聚一天。

渴望美,是女人的天性。我在这里排队,看到许多菲佣们在洗手间里涂脂抹粉,梳妆打扮一番后,才去参加自己的街头聚会。

那天我和先生去中环乘车前往赤柱,当天有寒流,风很大,看见高架桥下聚集了许多菲佣,用纸板箱围成了她们的避风港。虽然聚会的场所条件简陋,但她们乐此不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境况相近,心境相通,使菲佣们走到了一起。 
赤柱风情
赤柱位于香港岛的最南端,是个风景秀丽的小镇。当年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时,赤柱曾是英军的军事基地,后来也曾是香港岛的行政地。现在,赤柱成为一个观光消闲的好地方,这里也是许多老外和香港富商的居住地。
赤柱湾边上的这幢美利楼,还有一些来历:美利楼建于1844年,原在香港的中环。在香港的日治时期,这幢楼曾是日本宪兵部办事处,设有囚室和刑场,有四千多冤魂在此毙命;二战后美利楼成为香港政府的办公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利楼频传闹鬼,于是港英政府请来牧师、神父驱鬼,还请来佛门超度,以期净化怨气,安抚民心。1982年因“中银大厦 ”的建设工程,美利楼被拆卸、打包封存。1998年美利楼才在赤柱又重见天日。

赤柱有一片海湾,许多富人的房子建在海湾边。


赤柱湾边的街上有许多酒吧、咖啡店。
有许多人在这里晒太阳,好像老外居多。
在国外的街头,常会看见一群群老外,品着咖啡,喝着啤酒,在阳光下闲聊呆坐。我们的街头是较少看到这样悠闲的景象的。我们的老年人在公园里忙于健身,年轻人在跑步机上疾步奔走。看来国人更注重于健康、减肥,还没有达到那种气定神闲的悠然境界。

那天,刚好有一对新人在小街上拍婚纱照,有三四个摄影师跟着。新人的到来给小街平添了许多风光,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新娘很漂亮,很有明星风范。第二天,我特意在地铁站取了份免费的报纸《头条新闻》翻看,想查到有关赤柱新娘的消息,可惜没看到。
香港约有220万份、40多种报纸,一半以上的报纸是免费派送的,因此,像我等穷人可以在地铁站、巴士站取一份报纸一路看过去。



这些可爱的小洋人在阳光下疯跑疯玩,他们也是赤柱的一景。

南丫岛风光
香港的海岸线很长,周围有许多不起眼的离岛。在五光十色的热闹都市外围,还有一个你不认识的香港,屏弃了都市的浮华与烦躁。那种宁静与纯朴,展现的是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
在中环码头乘上小船,约几十分钟后到达南丫岛。南丫岛与赤柱的风情是不同的,完全是一派自然风光。这是我第三次来南丫岛了,在非节假日的时间去南丫岛,游人不多,岛上很安静,随意行走,很惬意,很舒心。


在家乡时,无论是在海边,还是在江边、河边,从来没见过江海湖河的水会这样清澈见底。

在南丫岛上的小街小巷里穿行,曲曲弯弯的小街小巷很安静。

午后的阳光是恬静的,懒洋洋的。


在南丫岛上见到几棵多子多孙的木瓜树。
以前,我也曾种过一棵木瓜树,精心呵护了一年,天天看呀盼呀,却只结了一个木瓜。没想到南丫岛的木瓜树上竟结了那么多木瓜,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高科技手段?假如我的木瓜树能结这么多木瓜,还不把我快乐死!

这棵植物,大概是芋头吧?
阳光下的变叶木如此灿烂热烈。我们几人一路走走晃晃,看得美景,摄得美图,心中好快活。

从南丫岛花一个多小时,翻过一座山,来到索罟湾。索罟湾是个渔村,小街上有不少海鲜酒家,可以品尝到各种海鲜,但要小心被宰。那天我们来到“世外桃源”酒家,五个人点了四份平常海鲜,一份素菜(啤酒是送的)。当时没看他们过称海鲜分量,结果买单时被索要1500元港币,比我们自己预算的要超出了近一半。想想算了,去论理,肯定是不愉快的。不要被一个奸商的行为,破坏了自己的一份好心情吧。



太阳西沉,出海的渔船回家了。
我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首很老很老的渔歌,在此处的海面上荡漾开来:“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鱼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潮水升,浪花涌,鱼船儿飘飘各西东。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