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国——慕尼黑啤酒馆 女骑警

标签:
女骑警猪肘店堂啤酒希特勒旅游 |
分类: 欧洲行 |
慕尼黑是德国的著名旅游城市,慕尼黑的啤酒节更使慕尼黑名声大噪。这就是著名的“皇家啤酒馆”,四、五百年以前人们就在此开怀畅饮了。我们今天也领略了一番“皇家啤酒馆”的热闹。
这张照片只反映出店堂里一条廊柱间的桌面,店堂里共有四五条廊柱的宽度,深度很长,还有二楼和院子。
烤猪肘是巴伐利亚地方的特色食品。在这里,一大杯啤酒(一升)3 欧元,一份烤猪肘配酸菜、土豆等 9 欧元。猪肘很大,两个人也吃不完的。很想在这里体会一下“皇家啤酒馆”的口味和激情,但团队活动少数服从多数,只能作罢。
乐队演奏着欢快的曲子增添了啤酒馆的热闹气氛。酒后的喧腾,音乐的助兴,游客的穿行,使这里的气氛异常热烈。假如此刻有人蓄意闹事,想煽风点火,一定会风起云涌。想当年,希特勒率领一批冲锋队员闯入“皇家啤酒馆”,绑架了巴伐利亚州的长官,宣布推翻政府,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啤酒馆风波”。虽然这是一次短命的政变,却是希特勒日后登台的一次演练。
慕尼黑的步行街上到处是啤酒馆,人们喜欢在沿街的马路边喝啤酒,聊天。
街头的啤酒桶雕像,在源源不断的流出“啤酒”,召唤人们不要错过慕尼黑的啤酒。慕尼黑还有一所啤酒大学,专为各国培养酿造啤酒的人才。
源于1810年的慕尼黑啤酒节延续至今。在每年的9月底开始,一连两周的啤酒节,吸引了邻边的法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的游行队伍一起过来凑热闹。届时彩旗飞扬,人声鼎沸,人人举着大号的啤酒杯穿行在大街小巷,逢人便高喊“干杯”。那时,人们的血脉里流淌的应该有很多的啤酒成分。很想见见这样热闹的场面呢。
离啤酒街不远的玛丽恩广场。广场中的大教堂是欧洲国家必不可少的景观,也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精神寄托场所。
德国注重年轻人的能力培养。在当地的一份华文报纸上看到,一个18岁的高中毕业生,在最近一场名为《我能当总理》的电视辩论大赛中赢得冠军称号,获得了1.8万欧元奖金(相当于德国联邦总理一个月的工资),并获准在联邦政府实习一个月。在和评委争论有关德国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时,他说:“我来自勃兰登堡州,在那里社会不平等的现象每天都可以看到,有些学生想去图书馆借书,但却借不成,因为没钱办年卡。这些孩子不能让自己充电,我觉得是德国的一项耻辱。”看来德国也有自己的烦恼事。
广场上的小孩被一个活动的“假人”惊住了。
暮色中的城市有如剪影一般。
在大剧院门口看见两个骑马的女警察,游客提出要和她们合影,她们都乐意地接受了。女骑警正在对一辆违章停泊的小汽车作记录,然后将罚款单贴在车玻璃上。我上前看看:罚款30欧元,不算贵。深圳闯一次红灯500元,违章停车200元,而且还是在不起眼的小街上停车。
德国的超市物价,一般按公斤计算。猪肉的价格是60元人民币一公斤。最近上海的蔬菜价格很贵,青菜6、7元一斤,已超过他们的蔬菜价格了。
在德国,凡是失业者,只要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上缴了至少12个月的社会保险金,就有资格领取失业金资助。一般领到的失业金是以前毛收入的60%(没有孩子),或67%(有孩子)。比如毛工资2500欧元,有一个孩子,扣除税后,未失业前的净工资是1590欧元,失业后每月的资助是1040欧元。一般情况下资助6个月,年龄工龄不同也有差异,年龄超过了50岁,失业金的资助期是2年。失业后能拿一千多元的失业费,和上面超市物价相比,生活还可以过得不错。这儿的失业保障制度令我们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