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行----机场百货店寺庙湄公河

标签:
宗教寺庙百货店和尚湄公河 |
分类: 东南亚行 |
万象机场候机楼里静悄悄的,只看到一个和尚在念经。
万象给我的印象象我国的一座中等县城的规模。这儿没有高楼大厦和喧嚣繁华的气息。泰国、柬埔寨、中国、法国都对万象的经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街头常会见到融汇多种风格的建筑。
凯旋门,是老挝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纪念性建筑。在凯旋门前有块牌子,上面写着:中国政府和人民送给老挝政府和人民。
万象,老挝的首都,既是历史古城也是佛教圣地。在这儿几步远就可以看到一座寺庙,全城共有350多座寺庙。很多寺庙不收门票。无论是精美的还是粗砺的寺庙建筑,徜徉其中,能够感受到宗教艺术的感染力量。
这里,一个老和尚在给信徒的手腕栓线祈福。可能是企求幸福企求平安吧,然后随意捐点小钱。和尚也招呼我过去。我知道我的幸福紧捏在自己手中,外国和尚法力大不过我的手力,我微笑着摇摇头。
老挝热带风格的寺庙和泰国寺庙的风格很相近。
这是万象最大的一家百货商店。老挝是个农业国,只有水泥厂和啤酒厂,生活用品全部靠进口。这里中国货肯定占了一大半。
几个小和尚对手机很感兴趣,我走近看看,全是中国产的手机。
百货商店门口一个女孩在修脚,我很惊讶,修脚竟然修到大门口。
街上卖草编织制品的小商贩很多。老挝的气候五六月是最热的,三十一二度左右,其他月份的气候都差不多,没有春夏秋冬,只有雨季旱季之分,早晚凉快。
老挝是宗教气氛十分浓厚的国度,85%的国民信奉佛教。男性一生中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时间不等。
寺庙要脱鞋进去。这里有不少碗筷。假如吃饭的时间走进寺庙,就可以同和尚一起用餐。虽然简单,也管饱。
村民死后由寺庙负责火化,这是寺庙里村民的骨灰灵塔,后院还有一大片。
一个小和尚在学习,见我拍照,他微笑着和我说话。可我只会说一句话:撒拜迪(你好)。他也合掌回我:撒拜迪。
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老挝,处处遗留着一些法国的味道,这是一家法国风味餐厅。
湄公河贯穿老挝全境,河边一大排茅屋凉棚。对岸就是泰国。雨季刚开始,湄公河水位还不高。枯水季节时甚至可以涉河“出国”到对面的泰国。
湄公河边的马路上,一群人在地上滚一种铁球。这是老挝的国球,和我国的乒乓球一样普及。
三轮突突车是老挝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士很少也很贵,突突车的价格较便宜。四五年以前街上全是日本的摩托车,现在中国摩托车涌进来挤掉了日本品牌。万象现在有一家浙江人开的摩托车厂。
湄公河边餐厅的服务小妹,笑起来甜甜的。老挝人生性平和,堪称中南半岛国家最为温和、善良的民族,对游人友好礼貌的微笑是常见的表情。
傍晚,坐在湄公河边喝一杯老挝风味的黑啤酒,微醺中看夕阳西下时的漫天彩霞,看渔人竹筏划破平静水面的波纹涟漪,看对岸泰国灯光的闪闪烁烁,微风中尽享湄公河边的安逸和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