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的时机——等待华丽转身

标签:
琴手掌声曲目喝倒彩杂谈 |
分类: 随笔杂谈 |
有两三年没进音乐厅了。音乐厅好象成了云端的阳春白雪。
前些日从欧美同学会得到几次音乐会的票子。那天对镜收拾一番后去音乐厅听了一场小提琴独奏、协揍音乐会。演奏的曲目只有三个:柴可夫斯基的小夜曲;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指挥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家本杰明.劳伯。小提琴独奏黄蒙拉,八十年代后生,余丽拿的得意门生。
我们刚坐下一会,来不及看说明书,音乐会就开始了。会场内的气氛不错,一千多个席位坐得满满的。一个半小时下来,没有听到一次手机响,也没有听到塑料口袋的唏哗声。肃穆的环境能使人更好地欣赏音乐。但我注意到一个问题有点意思:演出时当第一小段结束,全场肃静,边上有人做出欲鼓掌的架势,看看左右没敢出声。屏住声息大约半分钟后,台上的演奏家侧头看看台下,指挥家也扭头看看台下。等掌声?台下立刻响起一些掌声。掌声停止后,演出又进行下去。第二小段结束了,台上的演员和指挥家不再看台下,掌声还是响起,但有些犹豫,也不热烈。此时倒底该不该鼓掌?
中间休息时我去了后台,看望一位大提琴手朋友。我问她为什么指挥要扭头看台下?请教一下什么时候该鼓掌?她笑笑说:指挥看台下不是等掌声,是看看那些迟到的听众坐好了没有,(有十多位听众迟到了,迟到的听众不能随便进场,只能在厅里看屏幕,要等一小段结束后才进场。)指挥看到大家都坐下就可以开始了。演奏的每一个乐曲分几个乐章,乐章之间不要鼓掌,一个曲目结束了再鼓掌。今晚三个曲目,鼓三次掌就可以了。她还说听音乐会最好先看一下曲目介绍,有个大致了解,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可深一点。“嘿嘿,假如还不能掌握鼓掌的火候,那就等指挥转身亮相的时候鼓掌吧。”边上的一位低音提琴手插话说。“哦,等指挥一个华丽的转身亮相。我知道了,谢谢!”
是啊,听音乐会不同于看戏,看戏听曲要在高点时叫好鼓掌。听音乐作品要保持一个曲目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断。假如是一个悲调,还要等待指挥和演奏家从悲怆的氛围中回过神来再给予掌声.....
缺乏专业的鉴赏能力并不影响我们欣赏优美的旋律,但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和常识,可以使我们免于热情过头而犯一些尴尬的小错误。
联想起我们的生活也同样如此:没有掌声的生活是不精彩的,但有时不合适宜的掌声会变成一种喝倒彩了。
夜幕下的上海音乐厅。
上海音乐厅建于1930年。因它面临交通主干道,演出受干扰,2003年音乐厅整体向后平移66米,门面也由原来的坐南朝北改为坐北朝南。一项伟大的搬房工程载进了史册。
音乐厅有1149个座位,最后面的靠墙地方是站票,可容下30位观众。沿墙有0.6米高的横杆,可以半坐。站票的价格是20-50元。
散场了,华美的建筑值得再回首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