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昆曲园林美陈从周中国 |
分类: 随笔杂谈 |
陈从周先生曾给我写过一幅字,翻箱倒柜一阵,竟不知藏在哪里,没找到,却又找出另两幅陈从周先生写的字来。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家、古园林专家、散文家。今天,当游人们行走在中国的名胜园林之地,常可以看见“陈从周”三个字。陈从周先生曾经拯救了大批古典园林:上海豫园,苏州网师园、退思园,宁波天一阁,扬州瘦西湖,如皋水绘园,维坊十笏园,蓬莱慈云庵,昆明楠园,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等等,还有不少知名不知名的园林。
一次,陈从周先生得知浙江海盐在著名风景区的南北湖开山挖石,捕鸟灭青,他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大胆提笔上书当时的中央书记江泽民,是江泽民批文制止了此事......如果没有陈从周先生,中国的一些园林也许在残垣断壁中永远成为如烟的回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豫园东部复建时,陈从周先生曾邀我一起去现场看看。当时正值盛夏,在八月的烈日中陈老先生在乱石泥堆中爬上爬下,仔细察看每一块假山石摆放的位置是否准确到位,每一处的树木是否栽种在最恰当的位置,一点不肯马虎,如有不满意之处,立刻叫返工。一些工人不理解地说“一块石头放左面和放右面还不是一回事?”他们哪里领略得了大师心中的意境呢。
陈从周先生说:“中国的园林妙在含蓄......一个好的园林是耐人寻味的......园林中如有一幅好对联,更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诗一样的话语经常从他的口中流淌而出。他曾提出“风景区应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
在豫园东部复建现场,时至中午,园方在城隍庙的“绿波浪”酒家招待陈从周先生,我也跟着沾了光。陈老先生坚持要请几位工人一起进餐,他说:“我来请客。”
陈从周先生是同济大学的教授,也是上海政协代表、区人大代表。他是位名人了,但一点架子也没有。说话幽默诙谐,一口南腔北调的上海话中夹杂着杭州话、绍兴话,还有一点点普通话,一开口常常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大笑。
陈先生还把著名昆剧表演家请进大学校园讲授传统昆剧文化。昆曲也是他的研究生的必修课。有一段时间的下午,在校园的绿影丛中常传来阵阵昆曲的浅吟低唱,琴瑟的余音缭绕在校园的廊柱和树梢上,常令我心醉神迷,也令大学生们驻足叹赏。优雅的昆曲象一片清新的雨丝飘洒在躁动的校园中。是的,昆曲美和园林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美的意境体现。陈从周先生骨子里是一个极崇尚美的人,还带着一腔浓浓的诗情画意。
陈从周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许多东西是不朽的,让后人在领略中国古建筑和园林的景境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
陈先生一次曾和我谈茶经并送给我一盒好茶,可惜我那时只知解渴,不懂品茶。他写的字我珍藏了好多年,听说他的字画现在已纳入国宝级了----不许随便带出国境。最近见有慈善机构在拍卖陈先生的字画,我想把这两幅字在适当的时机捐出,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