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信息时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提出“不应该鼓励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的观点,在网上引来一片哗然,截至昨晚8点,记者在网上浏览,网友们已发表上万评论,参与评论的网友更是超过8万人。对此,众多网友呈现一边倒,并不赞成王平的观点。
然而,我的观点却对王平的话十分赞同,所以发此文力挺王平。
其理由:一、现在的大学门槛越来越低,办那么多的大学还不如多办几所高级技工学校。莘莘学子们,你不妨仔细地想一想:在你们以前毕业的学长中有多少是学有所用的呢?又有多少人是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的呢?
二、湖南省邵阳市网友身为农村人,则现身说法并评论称,“我只能感觉到王委员的肤浅,看到问题的表面而已。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是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本原因,而不是读大学的问题,如果不读大学,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我这边农村没有几个年轻人是在家种地的,都是出去打工,那他们是否就比大学生表现更好?”对此,我对这位网友要为王平作一番辩解。
a、你说王平肤浅,那么你就错了。王平怎么就肤浅了呢?相反地我认为王平的话出之有因。是更深层次的批评,是对房地产市场“总理说了不算经理说了算”的无奈表现;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提醒大家不该当房奴。当然,在你们看来在城里蜗居总比在农村受穷的好,这只能是你们的事了,然而,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的父母呢?难道你就忍心为了自己的城里的蜗居而让二老为你辛苦一辈子吗?就是为你辛苦一辈子能给你买房,当然好,假如不能呢?你就得当房奴,怨不得别人。城里出现啃老族,这些老人们还有资本可啃。而农村进城的大学生们将成为都市里的新平民,你们将面对的是房贷和以后养老的双重压力。成了真正的“敲骨一族”。
b、从管理层面上讲。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对农村的建设也带来了弊端。农村的年轻人不管有无知识都一窝蜂地往城里钻,那么农村的建设又靠谁去?需知农业是国之根基,人不能享受可以,然而不吃饭就必死无疑。难道君不见城里的有钱人雇人去农村种地种蔬菜,去享受绿色食品吗?看来还真是个围城。不管是农村的生产力还是管理层都出现了脱节的现象,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不鼓励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并不是让你们放弃学习的机会,而是国家应该多设立高级技工学校。在以后的建设中,蓝领将比白领更为抢手。
人们渴望幸福生活这没有错。幸福并不是能拥有多少,而是计较得少。上大学进城固然是好,但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一味地追求城里生活而换来经济的拮据、精神的压抑,那叫得不偿失。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的生活必定富起来,农村同样需要人,农村同样能创出一番新天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