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图秒懂:老子“道一二三”和孔子“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关系

(2016-11-13 14:14:04)

《道德经》与《易传》宇宙生成数对比

文:李守力

老子与孔子都是春秋时期的圣人,孔子曾经跟从老子学习《周礼》。《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当时士大夫们的共修经典,他们都是读六经长大的。六经的根底在《易经》。老子《道德经》与孔子《易传》两部著作处于同一个时空点,两者的思想在本体上是统一的,只是在相用上、应化上有所区别。(注1:老子与《易》的关系,易学史上鲜有论述者。实际上老子与《易》的关系非常密切。详见李守力著《周易诠释》第8-2节:发现老子读《周易·易象》的文稿——《文子·上德》。

《周易·系辞上传》: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传》和《道德经》都以阴阳为基础(就是以2为底数),老子《道德经》使用指数,《易传》是其得数。

《道德经》与《易传》宇宙生成数对比图表

http://mmbiz.qpic.cn/mmbiz/icucZBXDibavJosRZpY9joWfibiafAq5uyBqbvico8VzqeGqCHW8icvwMPur3ZmMnSwLNTRQ6h6xBN6c03d73eXiaCNs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一、“道”与“太极”

2^0 = 1,指数0,得数1。指数0为“无极”、为《道德经》的“道”,得数1为《易传》的“太极”。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首句曰“无极而太极”。“无极”即“道”,“道”即“易”,“易”有“太极”。故曰“无极而太极”。

“道”与“易”是对应的。《庄子》“易以道阴阳”,《易传》“一阴一阳谓之道”。

太极即太一,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是圣人概括世界生成顺序的经典。《周易》是定量化的象数体系,《太一生水》则是定性的简要描述。(注2:见李守力著《周易密钥》第5-20节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与《周易》的关系。

 

二、“一”与“两仪”

2^1 = 2,指数1,得数2。指数1即《道德经》的“一”,得数2即《易传》的“两仪”。

老子所说的“一”是指“伏羲一画开天”,太极生两仪也。两仪是阴阳。这也是二进制的基本单元01

 

三、“二”与“四象”

2^2 = 4,指数2,得数4。指数2为《道德经》的“二”,得数4为《易传》的“四象”。

老子所说的“二”即四象。四象是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即二进制的00110110四种组合。

 

四、“三”与“八卦”

2^3 = 8,指数3,得数8。指数3为《道德经》的“三”,得数8为《易传》的“八卦”。

老子所说的“三”即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即二进制的111000001110010101100011八种组合。

 

五、“负阴抱阳”是啥意思

《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帛书《老子》作“中气”。阴阳中(天地中),即三才。八经卦的三爻,上爻为天,中爻为人(《易》贵中,与“人为万物之灵”同义),下爻为地。“三生万物”即八卦类万物。

“负阴而抱阳”是先天八卦的雏形。《列子·天瑞篇》:“冲和气者为人。”《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负”代表被动,大地所承载也,“负”又作“背”(北),背倚仗于物,为阴质。“抱”代表主动,抱为动,主阳气。此与先天八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相同。“天”字古文是人字上有个圆形的头,乾为天为圆;“立”字古文是人立于大地之形。“天”与“颠”古音同,“立”与“地”音近。“天”、“人”、“立”三字古文皆含“人”字。“负阴而抱阳”,一是指立地而承阳,乾上而坤下也;一是指背阴而抱阳,乾南而坤北也。皆属先天八卦。

总结

《道德经》“道生一”与《易传》“太极生两仪”这两段文字的关系,历来没有确解。中国古代哲学、数学、科学的共同源头是阴阳思想。老子讲阴阳,《易经》也讲阴阳。阴阳是儒道两家共同的数学哲学基础。以2为底数,指数为《道德经》数,得数为《易传》数,如此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千古难题,一旦破译,结果是如此的简单!

《道德经》与《易经》历来被视为两家学说,这也是儒道之争的理论基础。儒道融合的数学哲学基础找到了,两家就可以归一了。这是发现《道德经》与《易传》宇宙生成数内在关系的重大意义。http://mmbiz.qpic.cn/mmbiz/icucZBXDibavJosRZpY9joWfibiafAq5uyBqeIXLTbms5AVmtOpRu96AoP4l2lYRhz6D12icSbcjHrGibtsLQXevSMG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