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走停停,闲来看看行云,花草。我那知心的孩子,也便那般雅兴,拉着我的手,一起站在天空下,仰望那千姿百态的云朵。想象力丰富的他,那云,在他童年的眼里,像狮子像老虎像妈妈哄孩子入睡的各种模样。我爱拍照,爱拍植物的生长和凋零。于是,我的孩子也学会了使用单反相机,后来,我也便很少扛相机。走到哪儿,他都抱着单反,渐渐地,他成了我的老师。他的很多作品是我百看不厌的珍藏。
喜欢走进书店,从书架上选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找一个安静地角落盘腿而坐。孩子也学会了我,两岁时,他便开始在书店里转悠,摇摇摆摆,像可爱的小企鹅。那如水般清澈的双眸看着五彩斑斓的图书世界,还只懂得兴奋地笑。一晃五年过去,孩子便成了现在的我,来到书店里,选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找一个安静地地方盘腿而坐。那般惬意的模样,貌似一株稚嫩的小树苗悄然生长。我爱文学,孩子也便遗传我,喜欢在他的小本子里书写他的感想。闲来读读宋词,念念经文、听听轻音乐。孩子也那般兴致,津津有味地捧着我的书籍背诵,孩子眼中的母亲,是那么的年轻。可那柔软的心,又是多么害怕母亲老去的容颜,衰退的记忆。黄昏时,总忘不了拉着我背背诗词,聊聊经文。他说,这是增强记忆力的最好办法。曾几何,打开我的车厢,车厢里弥漫着《般若波罗密心经》的歌曲,许多人都将它轻轻地换成流行音乐。只有我的孩子,静静地坐在座椅上入神入画的哼唱。
黎明时,我为孩子清扫他的小屋,我们的小屋。孩子醒来时,总能看到母亲微笑的脸庞,翻个身起来,看到床边我为他准备的衣裳,那享受的嘀咕,让我看到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忆起一个午后,我牵着孩子过马路,车辆从右边驶过来,我走在孩子的右边。可当我们来到另一边的时候,孩子坚持走在了车辆驶来的一边。我着急得有些生气,孩子却比我更激动。站在马路一头,我们看着穿梭的车辆,我没有说话,为的是等待孩子开口和我说话。谁知,孩子也不说话,只是抱抱我,抬头朝我俏皮地傻笑。然后,什么也不说,继续走路。
夜来临,我们每人抱一床毯子,打开窗帘,床头亮着微弱的台灯。屈膝坐在床头看窗外的星空,看玻璃里头的我们。孩子搞怪的动作常常让我笑得合不拢嘴。他是一个问题多的孩子,如地球今年多少岁?演员一枪打死还能活过来?月亮出来的时候在想什么?.......很多问题,惭愧我为娘的无知,只好告诉他,夜已深,此题说来话长。便幽默地一笔带过待到次日再好好细说。如今,孩子问我,什么是跳蚤市场?我没有理会。孩子那般懂我,天真而知心的冲我笑笑说,此题说来话长,妈妈需要明日再和小州细说。孩子的问题可以拖延却不能不回答。这样,孩子才会有兴趣积极思考。经常,我们为了一个问题,哪怕是一个很荒谬的问题,母子俩坐在电脑面前讨论很久。
孩子喜欢看《穆桂英挂帅》,他喜欢剧中的穆桂英,杨宗保。起初,我不看。我不是一个喜欢坐在电视机前面的人。孩子说值得一看,非拉着我看。渐渐地,我也入戏了。戏中的穆桂英,萧天佐、佘老太君等等都是我为之佩服的人。孩子每晚看完,都要和我细说剧情,研讨戏中的每一个角色。我不介意每晚都重复一个话题,陪着他聊,陪着他思考。就如他,爱我之所爱一般。
润物静无声,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母子情。我生命的延续,他若长大成人,我老去。多年后,站在我身边那高大魁梧的男人,足迹里一定能找到当年我年轻的样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