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一片自由与快乐的天空

(2010-09-05 21:08:20)
标签:

育儿

教育

家长

美国小学

瑞思

      http://s6/middle/5bdec48ax8f8322382aa5&690&690

http://s10/middle/5bdec48ax8f83233b9329&690&690

http://s14/middle/5bdec48ax8f8322c18a5d&690&690

     首先祝贺小Jim成为晨报美国小学本期瑞思之星。

     时间过得很快,Jim在瑞思学科有足一年了。在瑞思的这一年里,作为母亲的我有太多的感触。当时之所以不顾路途的遥远选择了晨报瑞思,原因有如下:1、瑞思使用的白板互动多媒体教学。2、瑞思聘用的教师都是一群充满活力而很有亲和力的年轻人。3、瑞思的环境不错,氛围也很好。
     记得来瑞思之前,小Jim在学习钢琴。孩子对钢琴并不是很感兴趣,纯粹是我的个人意愿。他学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并决定放弃钢琴的练习。主要是因为孩子不喜欢,不愿意。做家长的我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
      也从那以后,我开始不再给孩子做任何决定。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自己选择。来美国小学就是他的决定。当时我将他有可能遇到的困难都一一告诉他,然后让他再做的决定。比如冬天会很冷,夏天很炎热,路途遥远能不能坚持。礼拜天没有多少玩的时间等等。Jim没有马上的做出回答,三天之后才决定报名的。孩子是这样回答我的:“妈妈,既然我能坚持每天上幼儿园,那我同样也能坚持每个礼拜去上英语课。冬天冷,我穿棉袄带帽子。夏天热,我就选有空调的公交车。"我问JIM,为什么喜欢去上英语课?小家伙说:“那里的老师很爱笑,他们喜欢叫我答问题。我喜欢画画,唱歌跳舞,在瑞思都可以做。还有那个大屏幕,点一下,就出来好多动画,实在是太好玩了。"
      就这样,孩子坚持在瑞思K4班进行了学习。这一年里,他果然做到了坚持。由于JIM经常参加电台节目的录制,进行书法和国际象棋的比赛,有时会耽误瑞思的一些课程。可是坚持的Jim每次都会要求妈妈在下一堂课的时候早到,让COCO老师给他补课。也因为家里住得远的缘故,小Jim吃过午饭就开始出发。害怕塞车的他经常是第一个到达学校。
     Jim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来到瑞思后,他变得开朗了许多。我们家住在湖大的旁边,这里经常会有许多国外的留学生。小Jim经常会大胆的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有一次电视台选英语小演员,Jim第一个举起了手。
     这个六月,Jim将升到幼小衔接班,继续瑞思英语的学习。说到这里,我想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们家长,总是一心想要把最好的给孩子,可在生活中,却忘记了要去鼓励孩子,要给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记得奥托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潜能,使受教育者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做老师和做家长的深思。用罗森塔尔效应的说法就是,你如果把他或者她当成是一个有前途的人去培养,那么她就肯定是一个有前途的人。当然,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信,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这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有些家长,喜欢走同一个独木桥,喜欢规划孩子的未来,不去考虑孩子真正喜欢做什么,愿意做什么?家长更多的是考虑那样的专长在以后能拥有更多的收入,或者哪项专长更加高雅或被人看起。他们没有去尊重孩子的喜好,没有去顾及孩子的感受,从而,给孩子造成了一个自闭心理,久而久之,他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她也不再发挥她潜在的想象力,他失去了自信心失去了爱心失去了冒险心,他的心灵从此就被父母的约束囚禁起来了。那么这样的孩子身心是不健康的!这一点是我们做家长的都必须要去反思的以个课题。
   姚燕平的《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这些都告诉我们在重教的同时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作为家长和老
 
师,你可以传递知识,但你不能制造框框,你必须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让他尽情的去发挥。也就是说,你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但是不可以去驱赶他们的灵感。在讲究规范的同时,我们不能夺抑自由,我们注重集体,但不要忽略个性。这是在这里要强调的。

    舒尔茨说过,经济主导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也不是人本意上的教
 
育,更不是成功的教育。计划经济的时候,经济主导教育是相当普遍和严重
 
的。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要提倡人本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把孩子培育成一个
 
完整的人。不去刻意的设计孩子的未来,任其自由的发展,哪怕孩子最后只能
 
做一个普通的人。

  做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都要不断的提醒自己,不以自我为中心,做到真正

 

的去爱孩子,关心孩子。我相信,这样的关怀和爱,会赢得孩子们更好的发展

 

和前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