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示作品质疑信息的回复
标签:
ua竞赛ua城市建筑 |
分类: 竞赛动态 |
被质疑作品:阿布新屋(注册号140025)
http://s4/mw690/001Gj6Awzy6QyYegGj1a3&690
http://s16/mw690/001Gj6Awzy6QyYfC8BFff&690
质疑陈述:本次2014UA竞赛的一等奖获奖作品,无论从概念,到形态,还是对场地记忆的处理手法来看,与2012年天作杯的一等奖及二等奖的获奖作品都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将遗迹保存,加以“反转”。具体在什么地方相似与雷同,相信以各位评委老师的眼光,一眼即可看出。(对比图见附件)
评委会如果对这样“新瓶装旧酒”的作品给以如此高的评价,不仅对其他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不公,也不利于引导广大建筑学子建立正确的建筑创作观。希望评委会对于这样的情况作出一个答复,谢谢。
2012年天作杯一等奖作品
http://s6/mw690/001Gj6Awzy6QyZgmgm1c5&690
2012天作杯二等奖作品
http://s2/mw690/001Gj6Awzy6QyZjK79T21&690
组委会意见:2012年天作杯的一等奖是空间和生活细节的追忆和重塑,二等奖是空间的密封保存及使用延续,同为一届竞赛的一、二等奖,理念和手法迥异,并无“惊人的相似”……《阿布新屋》是以旧物的存留和空间的再构来延续记忆和生活,如有“惊人的相似”,或许是三个方案蕴含的诗意。
据此,不足以认定抄袭。
被质疑作品:城市针灸(注册号140039)
http://s7/mw690/001Gj6Awzy6QyZxTZNs26&690
http://s13/mw690/001Gj6Awzy6QyZvQ78M6c&690
质疑陈述:抄袭第一届白水泥竞赛一等奖作品《绿色之桥》。
《绿色之桥》
http://s14/mw690/001Gj6Awzy6QyZFn3vT7d&690
http://s9/mw690/001Gj6Awzy6QyZFnk2Aa8&690
http://s14/mw690/001Gj6Awzy6QyZFewH3ed&690
组委会意见:《绿色之桥》利用老城区高密度坡顶单层住宅,在其上建构顺势起伏高的活动空间及交通联络,同时探讨绿色策略的应用。《城市针灸》面对两个区域的地势高差,利用原有的石梯街巷,通过复合步行道路体系疏通区域之间的沟壑,并在其中融入老旧城区缺乏的公共空间。两方案虽然形态相似,但设计出发点和建构方式均不同。
据此,不足以认定抄袭。
被质疑作品:城中村加减法(注册号140287)
http://s14/mw690/001Gj6Awzy6Qz01JOEZ1d&690
http://s1/mw690/001Gj6Awzy6Qz022pS850&690
质疑陈述一:与2014霍普杯三等奖《城市之链》极为相似。而且想法都是利用屋顶增加活动空间,虽说法不同,但主旨相同。
http://s8/mw690/001Gj6Awzy6Qz06zRgXf7&690
http://s6/mw690/001Gj6Awzy6Qz06FTi515&690
质疑陈述二:1. 关于指导老师问题。
2. 作品构思明显借鉴都市实践的《村城 城村》书中方案。
这份图纸只是对于他人的方案做了一个新的表达而已。附图《村城城村》书中截图。
《村城 城村》截图
http://s9/mw690/001Gj6Awzy6Qz0bIrO098&690
http://s2/mw690/001Gj6Awzy6Qz0c4y7Dc1&690
http://s9/mw690/001Gj6Awzy6Qz0gi5vOf8&690
组委会意见:首先,邀请竞赛评委的工作是在竞赛注册完成之后开始、竞赛作品提交前结束。组委会邀请多位建筑学院院长担任评委,并没有规避已担任指导教师的老师担任评委。事实上,本届竞赛注册团队近1300组,分散在各所学校,如果一定要规避担任指导教师的老师担任评委,恐怕也很难约请到评委了。竞赛评委共计14位,评审分两轮进行。首轮通讯评审票数靠前的作品方可进入现场评审,现场评审继续以简单多票方式评选出各级奖项。评审过程公开、公正,即便对所指导作品有爱护之心,也难在评审中公开表达影响其他评委。
其次,《城中村加减法》的主导理念虽与其他两个作品英雄所见略同,但具体的实现方式、控制单元确有不同,方案的表现方式也有所差异。
据此,不足以认定抄袭。
被质疑作品:快·递·网·点——高效智能配送终端(注册号140402)
http://s13/mw690/001Gj6Awzy6Qz431IRefc&690
http://s11/mw690/001Gj6Awzy6Qz43ekFI6a&690
质疑陈述:与2010年度UA竞赛参赛作品《信息·订单·购物》在设计出发点、实现手法上均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图面更漂亮了。在此提出怀疑。
《信息·订单·购物》
http://s8/mw690/001Gj6Awzy6Qz46ARKf87&690
http://s12/mw690/001Gj6Awzy6Qz46pOjx5b&690
组委会意见:2010年度UA竞赛的题目为“UA城的商业建筑”,《信息·订单·购物》是当年的获奖作品之一,主要基于电子商务的背景构想适合上班族购物的商业建筑形式,所以除了取货站,也有对商场内购物行为和与之匹配的空间形态的具体设计。《快·递·网·点——高效智能配送终端》作品同样基于电子商务日益普及且仍快速发展的背景,着眼于缓解终端配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和购物者的不便。两个方案有相似之处,但出发点和设计的重点均不同。
据此,不足以认定抄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