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高考全国语文试题2及详细答案(全国卷2)

(2009-06-12 03:18:57)
标签:

2009高考

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语文试题2

教案

教育

罗志辉

人才

杂谈

分类: 高考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题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全国Ⅱ)

        (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用此卷)

                             

                             第一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坊(zuō)   心广体(pán)     方(chǔ)     予帮助(jǐ)
B.山(yān)   马倥偬(zǒng)    枕(lào)     外高兴(fēn)
C.系(gān)   呼天地(qiǎng)   马(yìn)     供不求(yìng)
D.桐(pāo)   济济一堂(jǐ)      余(kòng)    作者附(sh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当的一项是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对于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局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犹豫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饿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现在已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段本义只是指防止上当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术才能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打都是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来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模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得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吏发表的文字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距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救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救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简单,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时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再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5.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以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做“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做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原平字长泰,至行,养亲必已力。性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归家,于里中买里中买籴,然后举。父抱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每至节岁烝尝,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妄尝。自此迄终,三十余载。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爪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太守王僧郎察教廉,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百年妻亦辞不受。
                                                           (节选自《宋书•郭原平砖》)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行,养亲必己力                     禀:赐与
B. 性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闲:熟习
C. 日暮作毕,受归家                     直:报酬
D. 于里中买粜,然后举                   爨:做饭

9.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示郭原平孝敬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A. 唯餐盐饭而已               
   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

B. 父抱笃疾弥年
   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C. 于母前,示有所啖
   岂可减溉田之水

D. 原平乃拜而受之
   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原平品德高尚,竭尽全力赡养双亲。他外出做工,赚钱养家,家中断炊,从不独自饱食。照顾病父,积年累月始终不懈;父亲去世后,他三十多年不吃鱼肉。
    B.郭原平为人宽厚,常常顾及他人感受。出市卖物,只收半价,以致买者加价付钱。他家种竹,有人偷笋,他掘出竹笋放在篱外,盗者感到惭愧,不再偷盗。
    C.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旱,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相助。
    D.太守王僧朗举察郭原平为孝廉,他不愿接受。太守蔡兴宗私人送米给他,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别拒绝,原平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一点善行,不当受到赏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本卷共4页,11小题,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此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译:                                                                                                                                                                                     

   (2)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译: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②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2)①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荒于嬉;行成于思,                   。(韩愈《进学解》)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岳    桦     

                                         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身躯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
    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站立,而是匍匐,象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不可的话,或许叫做“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怎样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生命的基因都来自于同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籽。
    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暴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它们看起来却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有删节)

 

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5.解释下列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答:                                                                                                                                                                                        

    (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门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在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答:                                                                                                                                                                                       

16.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6分)

答:                                                                                                                                                                                       

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六,(15分)
18.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4分)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 苏泽广觉得儿子还不立事,把家托付于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
                         ①                              

他刚要离开,突然跳下椅子, 合图吹灭了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的腿,在
           ③               ④                                            
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要是不回来,管这个家!”
                            ⑥           

 答:                                                                                                                                                                                       

19.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50~60之间。(4分)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    “我运动,我快乐”

答: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7分)
   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地,踏实就好。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题(全国卷Ⅱ)答案
1.A【解析】B.分外高兴(fèn)  C.呼天抢地(qiāng)  D.作者附识(zhì)
2.D【解析】A.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B.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C.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D.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对象误用,不符合语境)
3. B【解析】A.搭配不当,“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前后不一致,应为“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等大量基层岗位和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高层岗位”C.成分残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缺宾语,应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的地方”。D.句式杂糅或偷换主语,“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应为“我们将参与活动全过程”。
4.D【解析】④是总说,排在第一,⑤承启后文,排在最后,①承启⑤,③②⑥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当时”“同时”。
5.C【解析】无中生有,原文说“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这样说来,清代今文经学派还是承认“经”跟“经纬”这“经”有关系。
6.B【解析】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应该是指“南北朝以前”。
7.C【解析】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所以“《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无从考据。

三、参考译文:
  郭原平,字长泰,宋朝会稽郡永兴县人。他生性孝顺,为人正直宽厚,乐于行善,总是处处先人后己,不贪图计较个人的私利。郭原平很孝顺,他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侍养父母。他会做木工,常靠给人做工供养双亲。他生性谦虚,每次给人做工,只取一般木匠的工钱。雇主招待他吃饭时,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贫穷,父母不曾吃荤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饭就算了。家里有时没饭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钱回家,在村里买米,然后烧火做饭。父亲得了重病整一年,郭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渍的蔬菜,这样过了一冬一夏,连觉都没躺下睡过一次。郭原平每次去市场卖东西,别人问多少钱,他总是栽减成市价的一半,这样时间长了,城里的人都认识他,于是加还本价给他,卖者买者彼此总要互相推让。郭原平总想使买的人稍稍减价,等价钱低廉然后才收钱。郭原平住的房屋下面潮湿,他便绕着宅基挖了条水沟疏通淤水。他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竹子,春季夜里有人来偷竹笋,有一次,郭原平偶尔起来撞见了,偷笋的人奔逃掉进了水沟。郭原平认为自己不能广施善行,而使偷者摔跤,于是在种竹笋地方的水沟上搭一座小桥,使偷者行走方便,又采了些竹笋放在篱笆外面。偷笋人感到很惭愧,从此再也没有人去他家偷笋。郭原平以种瓜为业。宋世祖大明七年发生大旱灾,他的运瓜水道不再能通船,县令刘僧秀怜惜他贫穷年老,放其他沟渠的水给他。郭原平说:“普天下大旱,百姓都很困难,怎么能减少灌溉稻田的水,用来通行运瓜的船呢?”于是他步行改走他道去钱塘卖货。每次行船来钱塘,看见旁人的船被堵在水坝下还没有牵过去,就迅速操桨过去帮助,自己的船自己牵引,不要旁人的帮助。若是自己的船已经通过了水坝,后面的人还没赶上来,他常常停船等待,似乎这样已成了习惯。因为郭原平的德行令人钦佩,所以太守王僧朗推举他为“孝廉”,郭原平没有接受。太守蔡兴宗来到该郡,对郭原平的为人行事也很钦佩,感到惊异,于是便把自己的米馈赠给郭原平和山阴县朱百年的妻子。郭原平坚决的一再推让,誓死不受。有人问他说:“府君嘉奖你淳厚的德行,怜悯你年老贫穷,所以才有赡养之赠,岂能苦苦推辞呢?”郭原平回答说:“府君如果因我的孝义行为而给以赏赐,则不止我一个人做得好,所以不能随便承受这种赏赐;如果因我贫穷衰老而馈赠,而八九十岁的老人很多,家家都很贫困,并非只是我一个罢了。”他始终不肯接受,朱百年的妻子也推辞不接受。
8. A【解析】禀:生性 禀性
9. A【解析】B “要使微贱,然后取直”不能表明仗义助人,表明他家贫穷或者说他的俭朴;C“岂可减溉田之水” 不能表明仗义助人,只能说是他体恤他人;D“原平乃拜而受之” 不能表明郭原平孝顺父母。“己自引船,不假旁力”也不能表明仗义助人。
10. C【解析】时间错误,“运瓜时”应为“每次行船来钱塘”。
第Ⅱ卷
11.(1)自认为不能广泛的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2)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
12.(1)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①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功在不舍。      
②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2)①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业精于勤   毁于随  
14.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15.(1)①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②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③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注意联系段落和全文中心)
  (2)①不幸的命运常常在毫无准备中降临;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因灾难而发生了根本改变;③它们将面临新的抉择。
16.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
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
③它们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17.第一问:拟人、比喻
   第二问: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18.①删除或改为“他”; ③改为“合图”; ④删除或改为“他”; 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19.示例: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应征口号千余条,稿件来源广,参与人数多,经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运动,我快乐”。
20.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注意例句形式“…不必…,…就好”,要形成排比;内容上注意相关性。
  内容贴切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有文采给1分。
21.作文解析:
  角度一: 认真分析以下语句 “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可知,本材料的核心主题就是“关注细节是事业成功的翅膀,行动是汇聚成大海的水滴”,因此,关注细节、不忽略小事、小事成就伟大、态度铸就成功、好习惯成就人生等都可以成为本文的较佳立意。
  角度二:认真分析一下语句“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特别是“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这提示我们凡事要多问个为什么,追根究底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可以类比引用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但是道尔顿比牛顿的伟大之处就是“他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2009—06—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