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成长历程
(2013-12-27 08:46:53)
现在,我来谈谈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我的成长历程。
有耐心——我变得细致了。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还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在不断鼓励学生的同时,我变得细致、有耐心了。我们班从梁家潭乡 新来了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只会说“瓦乡”话,根本听不懂普通话。(梁家潭乡是我县一个贫困的民族乡,当地居住的少数民族群众都以瓦乡话或苗话交流。)邓宏阳和邓宏亮兄弟所居住的村子离集市较远,与外界联系很少,他们都以瓦乡话交流。当村里的孩子纷纷进城上学,他们也来到了我的面前。他们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也看不懂电视。开学第一天,上课时,他们也像其他孩子那样端端正正地坐在我面前。快下课时,我看到他们满脸通红,好像很难受。下课时,他们飞奔出教室,直奔厕所。他们很安静,没有和任何一个同学说话,也没有和我说话,即使要上厕所,也不知道怎样表达。但是,他们能勇敢地坐在教室里听他们根本听不懂的课。他们的坚毅让人为之敬佩。第二天,他们学会了一句话:我要上厕所。除此之外,还是没有和老师、同学说一句话。
我寻找契机一句一句地教他们说话。虽然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我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即使在双休日在街上遇见他们,我也会用普通话和他们打招呼,教他们用普通话向我问好。对他们而言,教学任务更是艰巨:一个拼音字母我往往要教他们很多遍,而他们也不一定懂得、掌握。因此,我还要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在从不间断的特殊辅导中,我明显感到他们在进步。一个月后,课堂中,他们听到精彩的地方时,也会像所有孩子一样露出会心的、灿烂的笑容。上课时,他们也会在我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时举手。有时,他们居然能回答我一句完整的普通话!我很开心,也很感动。我想:我不是教好他们的老师,而是他们教会了我做人。从他们身上,我学会坚定自己的信念: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相信自己,不放弃,就一定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有爱心——我变美丽了。
心善则美,我一直这么认为。在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我被他们感染,不知不觉中,师爱洋溢在孩子们身边。当一个小女孩的妈妈住院几天,她那条光洁的小辫变得毛绒绒时,我不知不觉拿出梳子,给她扎了辫子。当一个孩子摔倒时,我总会伸出手,扶起他,给她拍拍身上的灰尘,安慰她别哭。当一个孩子的鞋带拖得老长时,我会弯下腰为他系好鞋带。当下雨天,每一个孩子从雨中走进教室时,我会不自觉地摸摸他们的裤子是否溅湿,鞋子是否进水……
于是,当一个孩子没有铅笔或是橡皮擦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愿意伸出援手。爱在教室里传递,美丽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所有人不再计较个人得失,愿意为了别人而付出时,世界便是美好的,而生活在这个美丽世界里的每一个善良的人们,都是美丽的……
有宽容心——我变得快乐了。
每一个班都会有各种各样性格特点的孩子,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也在看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有理解配合学校工作的,也有怨声载道的,更有无理取闹乱吼的。作为班主任,我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刁难,有时也会无端遭遇指责。虽然家长们事后知道牢骚发错地方了,但又不好意思表示歉意。
我真的不放在心上。家长犹豫、观望。发现我并没有因为她的失控而迁怒于孩子,也并没有区别对待,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后悔。下次工作开展变得顺利,家长渐渐理解、支持学校工作。
或许我有点健忘,但忘掉不愉快,宽容别人的失误,使自己变得更加快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正走在虚怀若谷的路上。我为自己宽厚待人的秉性而高兴。
有上进心——我变得专业了。
虽然接任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这几年里,我的教学业绩处于同年级同学科的前列,但我任然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我常常向年长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教学疑难问题,探讨教学方法、策略。还会抽时间听同年级老师上课,通过观摩学习,反思自己的课堂存在哪些问题。
我经常会上网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听专家讲座,看优质课视频录像。并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教育博客。在教学方面,我力求每堂课用多媒体课件,争取提高课堂效率。
短短几年时间,我由一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书先生成长为一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然而,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懈探索,追寻更加实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