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毕业六月冥王星未来杂谈 |
分类: 我的随笔 |
谢青说,以她作主角给她写篇小说当做毕业赞礼。当然,也可以是葬礼——埋葬这四年的青春。然而,我想把她的故事从高中写起,虽然那时交际很少,但我可以把自己的故事也写进去。我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女朋友是双子座。那天跟谢青聊起,我说,我真的很了解双子——而谢青,也是双子。
很遗憾地说,小说没有写成。没有写成的意思是,小说写了一些,但是没有结局。也许就像我们的青春,你压根就不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尽管现在脸上还布满青春痘。我想,我可以这样跟谢青说,以此来当做没有写成小说的借口。
今天赖恒、山西我们仨去看《变形金刚4》了,只能说,电影很好看,比“变3”好看。很早之前,周玉杰就约我,“变4”上映一定要去看。电影上映那天,我给她打电话,她说她要考试,等考完试再约我。所以,昨天李冰女朋友过来,我们准备去看《分手大师》,结果逛了几个电影院,都是满座。《分手大师》的宣传片感觉烂俗,还好邓超也没标榜大雅。
微博上说,广电总局号召大家多关注国产电影,少看国外大片。这有点像古代的皇宫里,皇帝阉割了一群太监,当他快要死的时候,就把那些嫔妃嫁给了那些老太监,并嘱咐“它们”,一定得好好对待那些女人。中国的电影被广电总局阉割得太多,现在终于不行了,不去审思,不去改变,却要人们去看——跟古代的王朝同出一撤,因为我们叫做“天朝”。终于,有些人没有小鸡鸡,却要站着撒尿。
早上领的毕业证,学位证估计全国一样,除了校长的名字,但毕业证比较寒碜,像高中毕业证。最大的感触不是毕业了,而是发现毕业证和学位证上的一本专业和二本专业没有啥差别,忽然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去更好的大学读个二本专业。就像我跟沉小吟说的,我一直都是很看重学校的档次,而不看重专业排名的。大学的档次,塑造的是人的气质的差别。一本和二本的学校毕业的学生气质绝对不同,但同一学校一本专业和二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气质几乎没差。
李国瑞领毕业证退宿那天,她说,她坐在地铁上想着往事就忍不住流泪。那晚韩蓓蓓、苗松林、她和我四个人在嘉华广场那边吃饭,她喝了一些酒,回来的路上只喊着她想念她的室友。对于毕业,似乎没什么话要说,就像一个程序的结束,我们挥手告别。也没有必要的去感伤岁月,也没有太多的言语作别,甚至连最能挑逗感情的酒,都没有走上过饭桌。
晚上,沉小吟打来电话,说她快要睡觉了,想起今天我领证,应该祝贺我一下。其实,真没啥感觉。就像我们聊天说起的,我这一年就没上过一节课,要说毕业,早从去年五月份就结束了。之前的文也提到过,我忽然有一些感伤只是在五月九号论文答辩那天早上,而那也仅仅只是一瞬。也许,多年之后我们依然跟一些人有联系,赖恒也说,以后无论多忙,都得找时间联系一下。但更多的人,这一辈子,就这样永别了。只有记忆,才会觉得温暖。所以有时觉得,记忆特别美好。再多痛苦的事情,事后想起都会觉得满满的幸福。
六月还有十分钟就要结束了。这个六月没有多少故事发生。世界杯看过几场,梅西终于再没让我失望,我忽然很看好哥斯达黎加。还有一些事情,拉拉杂杂,一下子也难以理清一个头绪,有时不想也罢。那天,打车回学校,师傅说路上堵车严重,云大附中小升初自主招生考试,想不到这么火爆。就像李冰说的,中考似乎没多少人关注。倒是高考,每年都喜欢去看看零分作文,羡慕那些哥啊姐的考场的潇洒和豪迈。
“冥王星”弄了个高考作文专题活动,我保证,一开始我的确是信心满满,就像在群里说的,争取每天写一篇——其实,一开始我就用了争取,这就丧失信心了。这个活动,我两年前就看到了,当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参加,但远远地看来似乎很是“火爆”。所以这次,我甚至想把博友们的文章整理出来,弄个高考作文之类的,绝对好卖。我把自己想象成高考语文专家,对每个省的作文题目点评一番给出自己的写作建议之后再给出一篇例文。最后,我发现我成不了专家,只能成为砖家,所以我就回家去了几天。
最后,我终于打了自己的脸,当然也许没人介意的。一个人打脸,也许是脸上有蚊子,也许是在忏悔。只不过,无论哪一种,也都只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事吧。其实,“冥王星”的每篇高考作文我都去看了,参与的人不多,写的文也不多,我是有些失望的——都没法赚钱了,泪崩三尺。
明天又要上班了。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把未来仅仅攥在手上,也许是攥得太紧,都看得不太清楚了。现在是七月一日了,新的一月,新的开始。只是周小栀对林一说,我们都输给了现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