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共从容』致我们终将萎缩的鸡鸡
(2013-07-11 08:59:01)
标签:
朋友走散冥王星杂谈 |
分类: 我的随笔 |
一
最近每天都码几个字,但都是码到一半便不忍继续了。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你若想极端就得拥有极大的勇气。故每次提起的勇气没等到文结束便泄尽了,就像那些早泄的男人,总达不到高潮。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跟全世界为敌,我并不觉得他伟大,但会觉得他很悲壮。可是,没有人真的可以背叛全世界啊,因为你不知道何时你会伤了一颗一直守护着你的心。更主要的还是,全世界并不屑与你为敌,在全世界面前,我们就是个屁。
我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我更没有藐视任何一个人,就像我从来不会说出“有你不多,无你不少”的话。我总认为,每个人在我们生命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既然他们曾经在你生命中出现过,缺少了就是遗憾。我不认为遗憾是一种美,虽然我不否认断臂的维纳斯很美,但我总觉得杨过失去了一条手臂就是一种缺失,至于小龙女失贞倒可忽略不计。不得不说,卖鸡汤的的确是继承了阿Q所有的优点的。
对于那些走失的人,我总抱着一种遗憾,会在刹那间想起他们,然后又是失落。怎能不伤心于他们的离去,那种故作的洒脱和无所谓殊不知要鼓起多大的勇气。这并非虚伪,只是在撕破脸面之前保留彼此的尊严。最后还能微笑着说一声好聚好散。其实我总在试图挽留那些走散的人,我不希望自己的生命带有某种遗憾。我知道一些人在经历太多之后,会说自己凉薄,可是这种凉薄又何尝不是自己带上的面具。哪有那么多凉薄之人,哪有那么多在人潮中走散之后痛心疾首还说自己凉薄的人。
有些遗憾会是一辈子的,可是生活也在继续。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突然跟你开一个玩笑,然后给你带来惊喜。所以,当我们一个人走进时光里了,那些走失在时光深处的人被想起的频率也会一次次减少。我相信人的自我欺骗能力是可以直至生命终结的,只要在生命的路途不会再与之邂逅,所有的故事就可以被深深地埋在记忆之中。偶尔地想起,还以为自己已经非常坦然了。所以我总觉得,我们应该残忍一点,既然已经走失,那么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生活教会了我们很多,让我们在面对分离时学会了珍惜。所以,我现在特别地珍惜那些还停留在我生命中的人。纵然如我这般好面子的人,在误会之中也学会了“丢脸”。既然彼此都在乎,仅仅只是因为误会,又何必为自己所谓的自尊留下遗憾。一个好朋友,值得你放下自尊,甚至变得卑微。也许有人要说,朋友相处不需要卑微。我只想说,如果你放下自尊,而别人还高高在上,你就可以让这个人去吃翔了。当你放下自己的自尊,别人同样也在放低自己,最终还是平等的。
二
先熙的离去让我多少有些痛心,毕竟当初是那么要好的人,就在一场莫名其妙的闹剧中走“到头了”。像先熙她们这样的朋友,我永远不可能在自己的文字中写出太过激烈的言论,要么是不说,让自己的痛心在洒脱中淹没;要么就像现在,写下一些文字当做一种纪念,更多的是一种挽留。她突然删去我的QQ,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而又没有原因。我总觉得,像我们这种性格的人,如果不是一时的激动做出的选择,那么都是很决绝的,纵然心中如刀割般疼痛,也都很难再回去了。
对于与此同时上演的另一出“闹剧”,我不想着笔太多,我甚至从不怀疑过这场闹剧最终会以喜剧收尾。因为都是性情中人,而所有的事情并没有发展到需要绝交的地步。我也不想把自己被她删号的事,与这件事情有太多的牵连,虽然我也能感觉到之间必有一些关联。所以当时我也曾想过像嵇康一样,写一篇震古烁今的绝交文,流芳百世。可我也发现了嵇康比我厉害很多,而我对她也没有丝毫的决绝。
对于离别这个话题,千古文人把闷骚体现得酣畅淋漓。其实在他们笔下的离别,仅仅只是躯体在空间里的转移,而我们所处的时空并不会因为这样的别离而被扭曲。倒是因为文人的重墨,把这样一种原本最最平常不过的宇宙行为增添了许多凝重的氛围。毕竟不管如何,他们的心始终不曾走远,所以他们还可以利用鸿雁传书月光传情。所以,古代文人之间其实是基情无限的。古代文人的绝决来自于朋友间志向的殊途,所谓的“道不同,不为谋”。纵然如嵇康的《于山巨源绝交书》,历史也淹没了嵇康的痛心疾首。
常有人用“飞蛾扑火”来做比喻,无论飞蛾蠢也好,向往光明也罢,虽然我更倾向于后者。但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因其蠢所以才会执著于光明的追求。“蠢”也不一定都是贬义词,就像情侣打情骂俏时的一句“讨厌”,也并不是其中一个真的让人讨厌。我并不喜欢以很多前人的故事或是流传的箴言来作比,故事和箴言都可以被不同的人借用,但自己内心的纯粹却永远不能用故事和箴言来蒙蔽。每当我“观自在菩萨”,就会发现那些即使完全对立的故事或箴言之于自己同样适用。
人毕竟是矛盾的,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来说,更多信仰的是切身的利益,以及最大限度地调和来自于周围的矛盾。在泰国的学校每天早上都要拜佛,时常有老师问我中国人信仰什么。我只能很无奈地说,也许什么都不信,也许什么都信。当他们问我信仰什么的时候,我一笑,“信仰个人主义”。这句话说得很没底气,毕竟更多时候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所谓的“个人主义”,不过是自我麻痹的托词,在念念不忘中真的让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
三
最近懒于发文的一个原因是发现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丝毫的水平了,常常疏于文采和精于说理。像我这样一个人,其实是很讨厌和反感那些大道理的。那些鸡汤似的东西,只能起到自我安慰,并没有实际的效用。所以,哪怕现在自己觉得有理,下一秒或许就会推翻说另外一些道理了。我并不是什么坚定的“某某信仰者”,我只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的人。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常常能迸发出异于平时的热情,而当这种热情散去,对许多东西就显得意兴阑珊了。但是对于朋友,或者是恋人,却能一直保持极高的热情,这不得不说是件怪事。常常有人对我说,害怕时间久了,会觉得累会觉得烦,可是这么多年来,我又何曾真的表现出对某个人烦对某个人累。
一方面当然是自己善于伪装,哪怕自己再不好,当别人跟你说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得去安慰他们,想办法逗他们开心。我觉得一个人愿意把他心底的东西说给你听,这是一种殊荣。像我们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值得信赖,谁又会愿意把自己的一腔心事甚至最脆弱的一面都展现出来呢。另一方面,我自认为对待朋友是真诚的,是有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的。
对于朋友,我不喜欢用那些说过的话作为束缚,如果友谊真的只是套在一个牢笼里的雀儿,那么我宁愿把它放归蓝天。那是弱爆了的友谊,并且终将会有一天会有一个叫做亚历山大的人用手中的剑把它斩断。但我并不会忘记曾经说过的话,而是在这些话的激励下相信这段友谊会长久。当我在电话里唱五月天的《我不愿让你一个人》,挽儿说她就当我唱唱而已。其实歌本来就是唱的,但是那些说过的像歌声一样的话,却绝不是说说而已的。
如果说承诺太重,何不把它卸下,没有一个人真的只是守着承诺生活。就像你有一颗真诚的心,但它也还隔着人皮和衣服的啊。或许你原因把心掏出来,就像《让子弹飞》里六子划开肚皮掏出吃下的豆腐来证明自己一样,但是他死了啊。我总觉得,聪明的人不应该去怀疑未来,因为我们活着,走过就是一种经历。
四
经历是跟前人的故事和箴言截然不同的东西,故事和箴言麻痹我们,但经历让我们成长。我常常为过去一年的经历所欣喜,虽然自己最后难免离开,但它让我学会了很多。朋友的离去,朋友的误解,甚至是感情的破裂,伤心过,痛苦过,但我依然对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如果再遇到,我还是会选择得义无反顾。
天空还在怀旧,曾经的天空的颜色几经辗转变成了如今的空凉,可是不经意间,她又开了个新的博客完全仿照一年前的模样。她的怀旧是那么的绵长,几经花事荼蘼,还在对那个夏天念念不忘。她还怀念着我们刚聚到一起时在群里欢腾的时光,还怀念着YY里小女和星儿主持时好听的声音,还怀念着那些说过的温暖和珍惜……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内心柔弱却又狠装坚强的女生,她可以很决绝地说出一些话,然后下一秒又开始了后悔和不舍。她可以故作潇洒地把一些人拉进黑名单,却又一次次看着黑名单里的人久久惆怅。她可以很强大地保护别人,但又很脆弱地渴望有人保护。她做的事似乎永远没有像她说的那么果断……
我觉得,她需要那种忙碌而充实的日子,让她忘记去想一些人和一些事;她需要的是别人绝决得不留余地,让她再也没有任何的奢望和幻想。然而,这是她当下最缺少的两样东西,因此她总是在某一刻莫名的失落,然后迷失在某些人的文字之中。她明明知道那些文字会让她越发感伤,但她就是不愿舍那些文字而去。她在文字中伤心,心却怀念过去的那些人或事。
她终于踌躇着找了一些人,但当初交心的感觉再也难以寻到。也许并不是人变了,只是时间变了,去年的六月,并不同于今年的六月,哪怕它们都是相同的六。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很多话敞开了来说就好了,但是有些人纵然把话敞开了来说,当初那种感觉已经不复存在了。也许别人对你依然如故,只是自己的心不如当初那么柔软那么容易依靠了。
那些冠冕堂皇酸掉牙齿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得,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虚和落寞。或许在某一刻一些话可以让你暂时忘记不快,可是那些刻在心底的感伤却是任何东西也弥补不了的。对某些人情感的渴望,注定是她过去和现在难以释怀的痛。
五
我原本还想再写写另外一些人的,他们的存在让我那么开心,然而却发现太过欢乐只好删去。这原本是一篇心情沉重的文字,却在码字的过程释放了心里的欢乐。或许,这也是写文的魅力所在。在这篇文中,我用零散的笔调和一颗略为沉重的心更多的进行了自我剖析——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把自己解构一番了。也许有人会嗤之以鼻,因为我发现喜欢在文中很闷骚地说自己如何的人其实往往还有另外一个目的。然而这篇文的目的却很单纯,就只是为了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