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云大校庆雅安陈莹妖孽无双杂谈 |
分类: 我的随笔 |
http://s16/mw690/5bd2c09f07c4733c7b4ef&690图片来自网络
在灾难中狂欢,在狂欢中祈福灾难。
我不知道今晚的校庆表演是否只是一场狂欢,因为写好的剧本中没有这个情节。我只是有些担心,临时的改变是否会打乱原来的安排,而这一切,对于习惯了生搬硬套的有关部门来说,做好是多么不容易。如果只是狂欢,那么这一场晚会将变成没有丝毫气息的表演,无论是站在台上的演员还是坐在台下的观众,都将成为多灾难民族中的麻木不仁。我无意于对校庆吐槽,我是爱着这个学校的。纵然我只是这个九十年的名校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多年之后或许会被它遗忘,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对它的爱。
爱这种东西很难达到双向,即使是恋人,也总有参差。我不会抱怨,等了三年没建好的图书馆,校庆期间一个月就建好了。我当然没有忘记,就在今晚的舞台下面那一片宽阔的广场,前不久还有民工顶着烈日换那些陷下去的石板。看到图书馆,我就想起,当年第一批新生的开学典礼也是在这片广场上进行的啊。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我怕别人说我不懂事,在今天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给学校抹黑。那样,我就成为罪人了。
今天的确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如果早上没有大地的那一丝怒吼。可是,纵然大地怒吼了,这个世界上要狂欢的人依然是要狂欢的。当雅安电视台的主持人陈莹披着婚纱在现场报道的时候,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新娘出现了。当我看完了这条微博下面大概六百页的评论,忽然对人生充满了迷茫和疑惑。我不惮以一颗阴暗的心去揣测这个世界的用心,我也不惮以叛道的想法去怀疑这个世界的纯粹。但是在灾难面前,我宁愿去相信生命中的善和那些无畏的牺牲。
无论有多少种辩驳,总会有不同的声音。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我感叹这个记者的漂亮。官方新闻,更多的是展现一种美好,但它刻意的隐藏,最终让人们觉得黄金时段的那半个小时成为了一期不错的娱乐节目。也正因为如此,让更多的人怀疑这个世界的黑暗,而对很多事情表现出一种质疑。这应该是幸运的,因为总有一些别有用心者,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苟且。质疑的精神应该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太多的质疑,只会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的人性邪恶。当然,我们也应该反问,如果没有前车之鉴,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质疑。怀疑是一项能力,但当怀疑变成多疑,尤其是整个民族都处于一种多疑的状态时,那是危险的。
中国的记者素质如我们所知,并不是很高,所以当陈莹在婚礼前穿着婚纱赶到现场报道的时候,难免让人怀疑在作秀。我也自问过,赶到灾区前难道就没有丝毫的时间来换装?但我也想到,一个拥有良好职业素质的记者,当听到这样一个灾难性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必定是赶到现场去,而不会有其他想法的。所以,我相信她是一个好记者。然后,我们还相信中国的那句话“好人好报”,舆论把她推向了风口,也把她展现在了全国群众视野。我想,站在摄像机前穿婚纱的她或许要比站在礼堂的她漂亮十倍百倍。
在灾难面前总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就像背负恶名的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发布了一条关于雅安的微博,下面有上万条“鄙视”的回复。当一个慈善机构做到这样,也足够我们佩服的。但是,灾难更多展现的是人性的光辉和纯粹,这是我们应该相信的。在灾难面前我常常缄默,我不知道要以怎样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而单纯地发条微博祈福,又觉得无力。如果可以,我愿意赶去灾区,只是,不可以。
我只能继续缄默,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感叹人生的百无聊赖。文典广场彩排的歌声一阵阵飘来,在歌声中我听到了节日狂欢的气氛,我想我也应该高兴的,然而我却高兴不起来。这并不是我有多忧国忧民,很多事情,遥远得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局外人。只是忽然想起那些苦难,不由得感伤。
今天的确是个值得狂快的日子,只是的确不适合欢快。有人离去,有人结合,还有人诞生,这些寻常人生的经历也许每天都在上演,然而今天却特别的注目。因为关注了,所以觉得特别。我原准备在这样美好的时光中给妖孽写一篇不太美好的文,亦可以当做朋友之间微薄的贺礼。只是这个时光太不美好了,它赶上了这样一出不美好的事情。我只能在更多“重头戏”之后一面祈福一面祝福。
其实我也可以重新纯粹地只为她一个人写一篇的,但我怕赶不上这个日子。生命脆弱,一场灾难便化于无形,只留下亲者痛。诞生、死去,本来应该只是人生的一个必经的形式,只是在死难面前,新生者亦不免为之唏嘘。不说什么“死者为大”,生命本来就轻微,如一粒尘埃,来于泥土归于泥土。也不说什么不吉利,在民族的苦难面前,所有个人的恩怨都应该被搁置。所以,我在死者背后为你祝生,亦可看做是生命重生后的厚重和期盼。体验过死的人,或许更懂得生。
那么就让我再情深一次,我爱母校,亦爱这个民族,所以我在这样的日子留下一些情思缱绻,如艾青那句深情的独白“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篇土地爱的深沉”。因为爱,所有要把它写出来。亦如跟你的交情,我就想在这样的日子给你留下只言片语。没有任何的强求和不情愿,只是一个孤寂的灵魂毫不起眼的祝愿。我把这种祝愿置于民族的苦难之后,只是对苦难人民的一丝尊重。我想,它不影响彼此的交情。有了最美的新娘,也会有最美的寿星。
人生不过是一场巧合,在无数不可预知的层面上演。所以,当生日和校庆和地震连在一块,只能感叹人生这场戏份太浓。如果真的只是一场浓重的戏,那么,我就敲下这些凌乱的文字,当做一种记忆和缅怀。
我愿这个民族强大,带着人性的善前行;我愿自己的母校辉煌,在沧桑中流露关怀;我愿你在尘世中幸福,温澜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