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愿精神会因物质奖励而变质

(2009-07-18 17:19:51)
标签:

志愿精神

物质

奖励

变质

志愿者

杂谈

志愿服务不应与评奖体系挂钩
志愿精神会因物质奖励而变质
江德斌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我国将把志愿服务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7月18日中国青年报)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组织,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是好事,但是,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同评优评奖体系挂钩,却显得不妥。
    中国志愿者志愿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将“奉献”放在首位,可见志愿者是不讲求回报的。而且“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也是社会共识。志愿者应是以自愿为原则,没有外力的强迫,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提供相应服务,而且不求回报,才是纯粹的志愿精神。一旦纳入物质奖励,就会污染志愿精神,使其掺杂进个人私欲。学生评优、高校选拔不仅有精神荣誉,还包含有物质利益,这与志愿精神相冲突,对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不利。
    志愿者在汶川大地震和奥运会期间的上佳表现,使公众看到了志愿者的能量。各地也开始鼓励更多人参加志愿者组织,在各个大型活动和公益场所提供志愿服务。而将志愿精神纳入学生课本,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奉献意识有很大帮助。志愿精神从孩子抓起,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有其积极的意义。志愿精神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学生更容易接受道德教育,也比成年人容易树立志愿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必将扩大志愿者组织的规模,使志愿者精神传承下去。
    志愿者虽是任何人都可以做,但不同的志愿服务也有一些必要条件,比如要求具备外语水平、心理学知识、救生能力等。而且,做好志愿者,更需要有无私的爱心、耐心、真心,才能真正领会志愿精神,完全自愿为社会服务。将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列为考评体系的重要因素,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助长攀比之风。一些因自身原因,本不愿投身志愿服务的学生,却为了考评压力而违心加入;或者一些学生将志愿服务做为跳板,钻营考评奖励,以便获得未来的利益。这些都违背了自愿原则,不利于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鼓励发展志愿者组织是对的,但要立足于志愿精神,提倡自愿、自主、自觉的原则。不要引入物质奖励措施,否则会使志愿精神变质,使志愿服务流于形式。
   
    2009.7.18
    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090718/000231.htm

 

http://img.tongji.cn.yahoo.com/933848/ystat.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