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清华说风水
杨清华说风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1,674
  • 关注人气:3,7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乙未年生肖运程——生肖鸡

(2015-01-14 07:43:59)
标签:

财运

感情运

生肖运

事业运

生肖鸡

分类: 羊年运势

文:杨清华

生肖鸡:地支为酉,五行属金,方位为兑宫、正西方,乙未年五黄廉贞土星飞临。

生肖鸡2015乙未年整体运势:

这个乙未年对于生肖鸡来说,是压力非常大的一年,命宫中凶星集聚,却无吉星化解,因此此年须得步步谨慎,分外小心。遇事必先冷静下来,多方考量,三思而后行。时年更应循规蹈矩,谨言慎行,以免陷入是非官灾。因此这个年份,宜守不宜攻,平稳心情,低调收敛为好。

特别需要小心的时间段,是农历二月、农历五月、农历六月和农历十二月。2015乙未年生肖运程——生肖鸡

事业:

其年工作压力沉重,多有意外之事横加拦阻,而使得事业进展缓慢,为此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和努力,才有可能维持局面或有所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在巨大压力面前,千万不要“走捷径”而作奸犯科,因此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因此时年要多些隐忍,静待时机,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与人争一时之短长,明哲保身为好。

肖鸡的学生,其年可能无心向学,心思散乱,须多加约束和引导。更要注意远离损友及不良诱惑,做家长的要多尽些心力,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财运:

时年整体财运低迷,且时有反覆,因此理财须更加谨慎,量入为出,多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尽可能减少或不参与重大的投资或投机生意,本分维系现有局面就好,即使遇到所谓良机,也当慎之又慎。对意外横财要倍加审慎,以免财迷心窍,无端惹上官非或堕入金钱陷阱。

感情:

时间感情不利,单身的朋友桃花难现,不如暂时放下感情一事,多多充实自身,专心事业。已有感情如逆水行舟,起伏不定,易退难进,已婚的朋友更要注意小人捣鬼影响夫妻感情,因此包容理解、沉静安稳是此年的主题。

健康:

时年心情欠佳,连带健康运亦是不佳,易为病魔侵入,小病早治不可拖沓,更不要讳疾忌医。另须多加关注家中老人之健康。

2015年生肖鸡相关事项:

1、本命桃花位:正南方。流年桃花位:西南方。

2、流年财位:正北方。具体风水中的财位要视实地情况而定。

3、流年文昌位:西北方。本命文昌位则要依据个人命理来推断。

4、最有利的合作伙伴:生肖兔、生肖蛇

化解方法:

1、家中或办公室正西方位,摆放五轮化煞塔,泄去凶星煞气。正南方位增加大叶绿植,增加生气。

2、东南方位摆放蛇的饰品,以三合之力抵制凶煞。

3、如近期已有运气不畅处处受阻的情况,宜尽快采取风水、命理的化解措施,因人而异,此处无法详尽。

附:2015乙未年农历月份划分一览:

戊寅月:农历一月,立春—惊蛰(阳历201524日—35日)

己卯月:农历二月,惊蛰—清明(阳历201536日—44日)

庚辰月:农历三月,清明—立夏(阳历201545日—55日)

辛巳月:农历四月,立夏—芒种(阳历201556日—65日)

壬午月:农历五月,芒种—小暑(阳历201566日—76日)

癸未月:农历六月,小暑—立秋(阳历201577日—87日)

甲申月:农历七月,立秋—白露(阳历201588日—97日)

乙酉月:农历八月,白露—寒露(阳历201598日—107日)

丙戌月:农历九月,寒露—立冬(阳历2015108日—117日)

丁亥月:农历十月,立冬—大雪(阳历2015118日—126日)

戊子月:农历十一月,大雪—小寒(阳历2015127日—201615日)

己丑月:农历十二月,小寒—立春(阳历201616日—201623日)

杨老师提示朋友们:生肖运只是从生辰八字中的年支来推算,有一定的准确性,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仅表示某个生肖运势的大致趋势,也只是给朋友们作为参考娱乐之用,如有重大的投资、事业、工作调整、爱情婚姻、学业、升迁等方面的预测,最好还是依据本人的生辰八字(性别、出生年、月、日、时间)来测算、把握运势为宜,切不可生搬硬套生肖运势!

(本文系杨清华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关于个人命理分析、运势预测、事业运、财运、桃花运的生旺、婚姻缘分分析以及学业运生旺的咨询、化解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家居、办公及阴宅风水的堪舆、调整化解,个人起名改名、公司、品牌起名等,可以咨询杨清华老师。有偿服务,请理解。

Q  Q524562783

电话:010-887042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