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元楼道灯的声光控制开关原理及维修

(2016-11-23 20:35:25)
标签:

单元楼道灯

声光控制

房产

分类: 【百万技能】
    我住的单元楼道灯的控制开关,用了将近10年,最近坏了,拆下研究,原理图如下:
单元楼道灯的声光控制开关原理及维修

    昏暗环境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大,ic4011的1脚电位比较高,如果有声音时声波信号经过9014三极管放大让ic的2脚出现随声波变化的高电平信号。4011是一个4组与非门集成电路,1、2脚同时为高电平时3脚输出低电平,此低电平同接5、6脚,所以7脚输出高电平,高电平通过4148二极管对22uf电容充电(与之并联的2.2M电阻组成延时电路)。8、9脚高电平10脚和与之相连的12、13脚就是低电平,最终11脚输出高电平可控硅导通。无声音时延时一段时间后11脚输出低电平可控硅截至。
    为了便于分析补一个4011管脚图。4011内部4组与非门电路,与非门大致意思是两路输入信号如果有一路为0,两路相与之后就为0,输出取反为1,也就是输入有一路为低时输出为高;只有两路输入全为高电平时才会输出低电平。
单元楼道灯的声光控制开关原理及维修


    实物图如下,外壳没拍只拍了电路部分。

单元楼道灯的声光控制开关原理及维修

单元楼道灯的声光控制开关原理及维修


 
 
    还有一种常见的用CD4011构成声光控开关灯电路
 
            原理图:单元楼道灯的声光控制开关原理及维修

 印刷线路板图:
单元楼道灯的声光控制开关原理及维修
 
    这款简单声光控制电子开关具有声音信号和光信号控制功能,当有光照射时,开关电路处于关闭状态,而当光信号比较弱时,开关电路受声音信号的控制,使用这种开关,人们不必在黑暗中摸索开关,也不必担心点长明灯费电和损坏灯泡,夜间只要有脚步声,灯便自动点亮,延时一分钟左右后自动熄灭。特别适用于自动控制路灯照明及走廊和楼道等片的短时照明。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电路组成
  
    电路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声音信号输入电路。由话筒MIC、电阻R1.、R2、R3、电容C1和三极管T1组成。声音信号经话筒MIC转换为电信号后经C1耦合至T1放大,最后由T1的集电极输出并送入集成电路IC1的2脚。
  
    (2)、光信号输入电路。由电阻R4和光敏电阻Rg组成。光的强弱经光敏电阻Rg转换为高、低电平后送入集成电路IC1的1脚。
  
    (3)、桥式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2、D3、D4、D5组成。其功能是将220V的交流市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压。
    (4)、降压滤波电路。由电阻R5、R6和电容C2组成。其功能是对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压进行降压滤波,获得10V左右的直流电压,作为控制电路的直流电源。
  
    (5)、延时电路。由二极管D1、电阻R8和电容C3组成。延时时间由R8和C3决定,按图中所示参数值可延时约60~70S。二极管D1起隔离作用。
  
    (6)、控制电路。由集成电路IC1、电阻R7和双向可控硅T2组成,其作用是控制开关的通断。这里双向可控硅T2起开关作用。集成电路IC1是整个电子开关的核心元件,型号为.TC4011BP。它是四-二输入与非门集成电路。其中1、2脚和3脚分别为与非门1的输入和输出端;5、6和4脚分别为与非门2的输入和输出端;8、9和10脚分别为与非门3的输入和输出端;12、13和11脚分别为与非门4的输入和输出;7和14脚分别是接地和电源脚。在该电路中与非门1和与非门2组成声音信号和光信号与逻辑电路;与非门3、与非门4和电阻R7组成触发电路。
  
    (7)、负载。由白炽灯EL组成,最大可接100W。
 
    2、电路工作原理
  
    220V交流电通过白炽灯EL后,经D2、D3、D4、D5桥式整流电路把交流电压变为脉动直流电压,由R5和R6分压、C2滤波,获得10V左右的直流电压,作为控制电路的工作电源,这时通过白炽灯EL的电流小于2mA,所以白炽灯不会发光。电阻R4和光敏电阻Rg串联分压,当有光照射光敏电阻Rg时,它呈低阻状态,即IC1的1脚(与非门1的光信号输入端)为低电平,此时声音信号被屏蔽(不起作用),与非门1的输出即IC1的3脚为高电平。与非门1的3脚输出端接与非门2的5、6脚输入端,所以与非门2的4脚输出为低电平。此时二极管D1截止,触发电路无触发信号,双向可控硅T2截止,白炽灯EL熄灭。当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Rg呈高阻状态,即IC1的1脚(与非门1的光信号输入端)为高电平,与非门1打开,声音信号可以输入。话筒MIC和电阻R1将外界的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在外界无声的情况下,三极管T1处于饱和状态,使与非门1的输入端即IC1的2脚(与非门1的声音信号输入端)为低电平,与非门1的输出即IC1的3脚为高电平。最终使与非门2的输出4脚为低电平,白炽灯EL熄灭。若外界有声音,三极管T1将出现反复饱和、截止,使与非门1的2端反复出现高、低电平的转换过程。若与非门1的两个输入端有一个为低电平时,与非门2便输出低电平,只有当与非门1的两个输入端都为高电平时,与非门2才输出高电平。当与非门2输出高电平时,通过隔离二极管D1给电容C3充电,当C3充电电压达到与非门3的阈值电平时,使与非门4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7触发双向可控硅T2使其导通,主回路便有较大的电流通过白炽灯EL使其发光。T2导通后,由于没有了声音信号,与非门1的输入端IC1的2脚很快变为低电平,从而使与非门2输出为低电平。但延时电路的电容C3通过电阻R8放电,经过大约1分钟的时间下降到与非门3的阈值电平以下,使与非门4输出低电平,当交流电过零点时,T2自动关断,白炽灯EL熄灭。因此,白天白炽灯EL不亮,只有到了晚上话筒MIC接收到声音信号时,才能产生触发信号,使双向可控硅T2导通,白炽灯EL发光,延时一段时间后白炽灯EL自动熄灭。

 

    二、电路安装、调试与故障分析
  
    1、电路安装
  
    下图(略)所示为该电子开关印制电路板参考接线图,印制电路板实际尺寸约为35mm×65mm。按图中所示进行元器件的安装焊接。注意,负载白炽灯EL采用外接方式,不安装在印制电路板上。
  
    2、电路调试
  
    检查整个电路板没有虚焊、漏焊和短路后,接上负载白炽灯EL以及220V交流市电进行通电检查。
调试时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试集成电路IC1的14脚应有10V左右的直流电压。然后在有光无声情况下测量三极管T1集电极C应为低电平,即此时三极管T1应饱和导通,在有光有声的情况下,白炽灯EL应不亮。
用不透明的胶布遮盖住光敏电阻Rg,在有声音时白炽灯EL应能点亮并且延时60~70S后自动熄灭。达到以上要求,说明电路已调试成功。
  
    3、故障原因及检修
  
    调试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故障。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修。
  
    (1)晚上声音小时白炽灯EL不亮,当声音很大时灯才亮。这是声音信号输入电路灵敏度降低所致。其原因可能是话筒MIC灵敏度降低、电容C1容量减小、三极管T1、电阻R2、R3等元件参数改变等等。检修时,可适当减小电阻R1的阻值以提高MIC的灵敏度。增大电阻R2和减小电阻R3的阻值,以降低三极管T1的静态工作点。也可用一个等值电容与C1并联,观察效果是否改变等方法,提高声音输入电路的灵敏度。
  
    (2)晚上白炽灯EL经常误触发而发光。这一般是声音信号输入电路灵敏度太高所致。检修时对该部分电路的元件与上述(1)进行相反调整。
  
    (3)白天有声音时白炽灯EL便亮。这是光信号输入电路的故障。检修时,检查光敏电阻Rg是否接收光线不足,可采用清除光敏电阻Rg处灰尘,检查光敏电阻Rg的位置是否正确,光敏电阻Rg是否开路,适当增大电阻R4的阻值,降低与非门1的1端输入电平等办法加以解决。
  
    (4)晚上有声音时白炽灯EL也不亮。其原因是声音信号输入电路在有声音时不能输出高电平,光信号输入电路输出低电平,集成电路IC1损坏等造成的。检修时,在有声音信号时测量与非门1的2端是否为高电平,在无光时测量与非门1的1端是否为高电平。若不是高电平说明故障在相应的输入电路,若是高电平应检查集成电路IC1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5)白天和晚上白炽灯EL均长亮。
  
    其原因一般是双向可控硅T2被击穿。
  
    检修时,断电后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T2两个阳极之间的电阻,若在1KΩ以下,则说明双向可控硅T2已经被击穿,应更换。
  
    (6)白炽灯EL点亮的延时时间不合适。若灯亮的延时时间缩短了,有可能是电容C3漏电或者是容量减小所致,可用一只相同的电容尝试。若嫌延时时间不够,可适当增大电阻R8的阻值,或者增大电容C3的容量。反之,减小电阻R8的阻值或者电容C3的容量即可。

 

wwei.cn二维码

(查看二维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