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书·康王之诰

(2011-08-26 21:47:17)
标签:

周书·康王之诰

文化

分类: 【百万书库】

周书·康王之诰

尚书·周书·康王之诰

【题解】
    诰,诰命。康王之诰,即使周康王即位时的诰命。
    这一篇是周康王即位后的第一批诰词。《史记·周本纪》:“成王既崩,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即《康王之诰》)。”
    伏生今文《尚书》本把《顾命》和《康王之诰》合为一篇,事实上,两篇的内容联系十分紧密,后人多采用伏生本。今据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仍以《康王之诰》独立成篇。
    本篇分为两大段,第一段记叙太保和芮伯劝勉周康王继承发扬文王和武王的遗志。第二段,记叙周康王勉励诸侯群臣们继续忠于周王朝,勤于政物。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
  【注释】
  1、康王:《经典释文》说马融本“康王”上有“成王崩”三字。
  2、尸天子:尸,《尔雅·释诂》:“主也。”尸天子,主天子之位,即位为天子。
  3、遂:于是。《孔传》:“因事曰遂。”
  【译文】
  周康王即位为天子,于是诰命诸侯们,史官记录了这件事,写了《康王之诰》。
  (以上是序。)

    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
  【注释】
  1、出:出庙门。
  2、应门之内:周制,天子五门,最外为皋门,依次为库门、雉门、应门,内为路门。宗庙在应门之内,路门之外。《尚书故》:“诸侯出庙,在应门外;王出庙,在应门内。”朝位也在应门内,康王在此准备接见群臣。
  3、太保:召公。当时为西伯,是西方诸侯之长,所以他率领着西方诸侯。
  4、毕公:当时为东伯,是东方诸侯之长,所以他率领着东方诸侯。
  5、布乘:《白虎通》作黼黻,诸侯的礼服。
  6、黄朱:黄朱的芾,诸侯礼服上的蔽膝叫芾。《诗经·小雅·斯干》《毛传》:“芾者,天子纯朱,诸侯黄朱。”西周时期,还没出现裤子,蔽膝裤子的雏形,实际上就是缠绕在两腿上的布条。直接翻译成裤子,也可以。
  7、布乘黄朱:《尚书易解》:“黼黻者衣之文,黄朱者芾之色,此文黼黻指衣,黄朱指芾,古史修辞之法也。”这里是用颜色代指事物。
  8、宾:通摈。接待诸侯、导行、仪节的官员,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司仪。《周礼·秋官·小行人》:“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郑玄注:“摈者,摈而见之王,使得亲言也。”又《周礼·秋官·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
  9、称:呼,传呼。
  10、奉:献。
  11、圭:命圭。《考工记•玉人》注:“命圭者,王所命之圭也,朝觐执焉。”
  12、币:贡物。
  13、臣卫:蕃卫的臣仆,诸侯自谦之词。
  14、敢:副词,表示恭敬。
  15、壤:土壤所产,土产。
  16、奠:献。
  17、敢执壤奠:拿出土产献给王。
  18、再拜稽首:指诸侯再拜叩头。
  19、义嗣:礼辞。以礼辞谢,不坚决拒绝。黄式三《尚书启蒙》:“义嗣,礼辞也。经传言礼辞者,以礼辞之,不坚辞也。辞词古通用。转作嗣。”
  20、德:升位。《说文》:“生也。”
  21、德答拜:指周康王礼辞之后,又升位答拜。
  【译文】
  周康王走出祖庙,来到应门内。太保召公率领西方的诸侯们进入应门左侧,毕公率领东方的诸侯们进入应门的右侧,他们都穿着绣有花纹的礼服和黄朱色的裤子。司仪传呼进献玉圭和贡物,诸侯走上前,说:“我等向大王献上土产。”诸侯都再拜叩周康王。周康王依照礼节辞谢,然后升位答拜。
    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诞受羑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注释】
  1、咸:同,同样。
  2、相揖:太保和芮伯互相作揖。
  3、再拜稽首:二人向周康王再拜叩头。
  4、诞:大。
  5、羑(yǒu):《说文》:“羑,进善也。”引申为善。
  6、若:善。
  7、羑若:善善,等于福祥,美好。
  8、恤:安,安定。见《汉书•韦元成传》注。
  9、陟:终,逝世。《竹书纪年》记帝王终都说陟。
  10、新陟王:新终王,指周成王。
  11、毕:尽,完全。
  12、协:和,适和,合宜。
  13、协赏罚:赏罚和宜。
  14、戡:克,能够。
  15、敷:普遍。
  16、张皇:张大,加强。
  17、六师:六军,泛指军队。
  18、无:通毋,不要。
  19、坏:败坏。《说完》:“坏,败也。”
  20、高祖:指周文王。
  21、寡:大。《尚书·康诰》:“乃寡兄勖。”
  22、寡命:大命。
  【译文】
  太保召公和芮伯一起走向前,互相作揖后,同时向周康王再拜叩头,说:“恭敬地禀告天子,伟大的天帝更改了大国殷的命运,我们周国的文王、武王大受福祥,安定西方。新逝世的成王,赏罚适度,成就文王与武王的功业,因此把幸福留给我们后人。现在,大王要谨慎啊!要加强王朝的六军,不要败坏我们高祖的大命。”
(以上是第一段,太保和芮伯劝周康王继承文王武王的遗志,光大他们开创的王业。)(按,马融、郑玄本《顾命》至此结束。)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卫,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厎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
  【注释】
  1、侯甸男卫:指侯甸男卫的诸侯。
  2、报:答复。江声说:“报,犹复也。”
  3、昔君文武丕平:《尚书易解》:“当句绝《墨子•兼爱下》:‘古有文武,为政均分,赏贤伐暴,勿有亲戚兄弟之所阿。’此丕平之事也。”以前的君王,文王和武王很公平。
  4、富:《说文》:“厚也。”指仁厚。
  5、咎:过失,这里指刑罚。
  6、富不务咎:对人仁厚而不施用刑罚。
  7、厎:致,致力。
  8、至:行,施行。
  9、齐:中,《尔雅•释言》:“中也。”
  10、齐信:即《孔传》“中信之道”。
  11、保乂:安治。
  12、端:正,始,寸。
  13、端民:正民的民命。
  【译文】
  周康王这样说:“侯、甸、男、卫的各位诸侯!现在我姬钊答复你们的劝告。以前,先代君王文王、武王很公平,仁厚慈爱,不滥施刑罚,致力实行中信之道,因而他们的光辉普照天下。还有象熊罴一样勇武的将士们,忠贞不渝的大臣们,安定治理我们的国家,因此,我们从天帝那里接受了匡正天下的天命。

    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
  【注释】
  1、训:顺,顺从。
  2、付畀:给予,赐予。
  3、建侯:分封诸侯。
  4、树屏:树立屏蔽,即树立保卫力量。《尔雅•释言》:“屏,蔽也。”
  5、在:这为眷顾之意。《尔雅·释诂》:“察也。”王引之说:“在,谓相顾在也。言先王命建侯树屏,以顾在后之子孙也。”
  6、伯父:天子称同姓诸侯叫伯父。
  7、尚:庶几,差不多。
  8、胥:互相。
  9、暨:与。
  10、顾:顾念。
  11、绥:通緌,继承。
  12、外:指朝廷外。
  13、奉:助。见《淮南·说林》注。
  14、恤:忧念,考虑。
  15、若:善,好。
  16、鞠子:稚子,康王自谦之称。
  【译文】
  上天认可先王的治理之道,把天下交给了先王。先王得天下,于是命令分封诸侯,树立蕃卫,眷顾我们后代子孙。现在,希望我们的同姓诸侯和睦相处,像你们的祖先忠于先王那样忠于王室。虽然你们身在朝廷之外,你们的心不可不在王室之内,要辅助我安定国家,不要把羞辱留给我!”

    群公既皆听命,相楫,趋出。王释冕,反丧服。
  【注释】
  1、群公:指三公和诸侯群臣。
  2、释:解去,脱下。
  3、释冕:指周康王脱下接受册命大典时穿的礼服。
  4、反:同返,周康王返回守丧的路寝旁室。
  5、丧服:作动词,穿上丧服。
  【译文】
  三公和诸侯群臣听完周康王的诰命,相互作揖行礼,快步走出。周康王脱去礼服,穿上丧服,返回侧室居丧。
  (以上是第二段,叙述周康王勉励诸侯群臣要继续忠于周王朝,为国效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周书·毕命
后一篇:周书·周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