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必读——孩子厌学,我们该怎么办

(2009-04-28 22:40:48)
标签:

教育

厌学生

家长

分数

情绪

杂谈

分类: 生活日志
   胡亚萍:你好!你的邮件我已收到,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如何教育好孩子是当前社会上非常棘手的问题,它十分复杂。至于说你的孩子很任信、厌学,这些问题你也不必太焦虑。厌学是当前中小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是导致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现在全国有28万学龄儿童不上学,在社会上瞎混,他们是社会治安问题的高发群体。现在,我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写下如下文字,谨供你与我一道共勉。
                 一、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呢?
     1、“唯分数论”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目前,学校、老师、家长普遍认可的“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仍然是考试分数。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仍然只有学生的考试分数,高初中名校的择生标准仍旧是考试分数。学校不断地考试,不断地按分数排队,无可奈何的老师们只好以增加作业量来强迫学生学习,中小学生的作业量在“减负”的呼喊声中越“减”越多。为了提高考试分数,学校恨不得让学生一天24小时都用于学习,学校生活单调乏味,缺乏生机,学校如同监狱,学生如同囚犯。这种“摧残”孩子身心的做法当然让学生感到厌恶。
      2、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为学生的厌学情绪推波助澜。
      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不感兴趣,他们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见到学生就烦,因而对学生的态度冷漠、生硬、粗暴,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动不动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们形容这样的教师是:“枯燥的语言,古板的眼;冰冷的心,冷漠的脸”。师生之间毫无感情,学生见了教师如同老鼠见了猫。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由爱老师而过渡到爱老师所教这科知识的因素相当大,特别是在小学。不可否认,一些学生的厌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失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有些家长从不与孩子沟通,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不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从不问孩子内心想些什么,有什么苦恼。每逢考试以后,只问分数和名次。有的孩子尽管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早起晚睡,但考试成绩仍然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一旦达不到家长要求,家长就火冒三丈,说孩子不争气,没出息,就训斥甚至打骂,给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严重挫伤,使孩子对学习充满畏惧。整天带着这样的情绪学习,他能开心吗?
      如果孩子的成绩老是上不去,他就长期得不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肯定与赏识,长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他无论在学校、在家里都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学习兴趣,破罐破摔。这是导致孩子厌学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3、苦闷心情得不到排遣导致厌学情绪加剧。
      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不能融入人群,感到在学校很孤立,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厌学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有的孩子性格懦弱,或体弱多病,或有生理缺陷,或家庭贫困,感到自卑,且常受人欺负,被人嘲笑,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孩子因为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争吵,导致孩子情绪不好,产生不安全感,心情的苦恼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4、沉湎于不良的兴趣爱好不能自拔,导致厌学情绪。
      有的孩子起初可能是受人引诱,学会了逃学、喝酒、抽烟、打麻将、谈恋爱、网络游戏,甚至结成流氓团伙四处流浪、偷盗、抢劫、打架斗殴,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又迫于小团伙的压力,欲罢不能,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导致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
      以上四点,是导致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

                二、怎么预防和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呢?
       1、不以分数论英雄,重视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
       无论老师或家长,都要关心孩子的成长过程,学习过程,而不能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心情、学习方法不管不问,只关心期中期末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孩子,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孩子在学习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要看到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除了学习之外,他们还需要休息和娱乐,因此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完成适量的作业后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活动,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的学习过程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充满兴趣。家长要在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多询问孩子学习的感受,询问各科老师的授课情况,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等,在沟通中把握孩子的学习状态,以便随时进行疏导。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如意时,家长不要唠叨,而要多安慰,多鼓励。不要老拿成绩好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应该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只要孩子稍有进步,就应该明确表示赞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就不会对学习感到恐惧和厌恶。
      2、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爱。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作为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绩不好的孩子。要理解孩子失败时的心情,就要想想自己失败时的心情。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也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孩子融为一体,与他休戚与共,和他换位思考,把他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经常鼓励他进步,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3、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爱好。这时,老师和家长提问他们时,要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家长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学生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想想自己曾经拥有过的“辉煌”。这样,在爱抚和激励中帮助孩子树立乐学的信心,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4、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
      中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厌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鼓励孩子参加“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从而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到温暖的班集体中。事实证明,经常受到尊重的学生,会更加自尊自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充满信心,不会感到厌倦和无聊。对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充分向学生表现出热忱、喜爱和重视之情。
      5、注意孩子的交友圈子情况。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与孩子经常来往的其他伙伴都是一些爱逃学、怕学习的孩子,孩子之间就会互相影响,一起商量着逃学后去干什么,如何向父母撒谎。所以父母要仔细了解和观察与孩子来往的其他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与别的孩子一起逃学,就应该与别的家长一起纠正孩子们的逃学行为。这时,对带头逃学的孩子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尽力将“王”的逃学行为改变过来,其他孩子就会服从“王”的命令而回到学校来。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孩子,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孩子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