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慈善亟需走出“郭美美阴影”

(2014-03-22 10:36:44)
标签:

嫣然

慈善

周筱赟

李亚鹏

杂谈

中国慈善亟需走出“郭美美阴影”

 

几年前的郭美美事件可谓让中国红十字会声名扫地,也让中国官方慈善元气大伤。去年以来,职业网络爆料人周筱赟同学在其微博连续揭露嫣然天使基金存在黑幕,使得李亚鹏百口莫辩,更让中国的民间慈善形象大打折扣。

和周筱赟及很多网友一样,我对于中国慈善的各种黑幕深恶痛绝。在对中国慈善业的绝望之下,我和10来位朋友一起搞了个雪域志愿者爱心家园的小型基金,帮助云南边远地区的一所小学。

在和朋友组织这个小型的基金过程中,我慢慢开始改变对于中国慈善业的印象,并深知其中不易。

首先,此前很多人对于慈善基金收取10%不等的管理费用不解,但是我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么多的管理费用可能还远不能支撑一个基金会的良性运转。特别是一些小型的民间慈善组织,如果把工作人员的差旅、办公等相关费用从捐款中支付,往往会引来很多的质疑,所以对于我和朋友来说,为了免遭质疑,这方面的费用只能由个人承担。

问题也随之而来,长期下去,因为个人承担了相关的成本,从而容易导致其参与慈善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下降。

其次,我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慈善除了帮助他人之外,是否可以有其他动机?

比如说此前的红十字会下面的博爱小站项目,企业出资购置房车作为博爱小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救护等各种便民服务,车体为企业作广告以获得收入冲抵项目承办企业的投入成本。承办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又通过车体广告回收了投入成本。

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策划,也是一个很好的公益项目,在国外这是一种常规模式。但是这种形式同样受到广泛的质疑,相关企业被指动机不纯,利益分配不清。

同样遭遇的还有商业系统红会,更是因为郭美美在微博中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从而引发中国慈善业的大地震。

虽然我和朋友做的慈善项目规模小,没有公开募款,我们也没有其他的赢利或出名的“不纯”动机,但是完全出于单纯动机的慈善到底能走多远做多大,真的是个问题。比如陈光标,确实也捐了不少钱,但是因为“想出名”而饱受质疑。

慈善是个伟大的事业,需要金钱更需要众人的辛苦努力,只要把利益分配模式界定清楚,资金来源使用公开透明,多点个人“不纯”的动机又何妨?

嫣然基金的结果也将很快公布,黑白自有分晓。郭美美事件,最终没有查出一个黑幕,证明不过是一场闹剧。公众有质疑的权力,公众的质疑也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阳光透明,在郭美美事件与嫣然基金风波中,中国的慈善无疑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在质疑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拿出行动,自问在中国慈善事业中,我们付出了多少?我们做了些什么?对于中国的慈善业来说,慈善亟需走出“郭美美阴影”,公众应该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去参与和支持这一伟大的事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