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小鱼钓猫:“倒杨”是出于正义,也为游戏正名
(2009-08-18 19:13:28)
标签:
杨永信戒网电击网友杂谈 |
对话“倒杨派”网友小鱼钓猫:我们是出于正义,也是为游戏正名
在网上关于网戒中心和杨永信沸沸扬扬的质疑和讨论中,网友“月鹰Z”、“金田一一”和“七级兵极地雪熊”等是较为坚定的倒杨主力。
8月13日深夜,记者在网上联系到了QQ网名为“小鱼钓猫”的“七级兵极地雪熊”,并对其进行了网络采访。
“小鱼钓猫”自称是山西某大学大四学生,得知记者身份后,他虽然显得有些谨慎,但仍表示“知道的事情我可以知无不言”。
我很憎恨杨永信的虐待和骗钱行为
记者:这么晚还在网上?
小鱼钓猫:我每天睡得都很晚啊。
记者: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反杨的活跃分子呢?
小鱼钓猫:可能算吧。
记者:你和金田一一、月鹰Z认识不?
小鱼钓猫:在网上聊过。
记者:他们两位现在是做什么的?
小鱼钓猫:这个我不太清楚。
记者: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小鱼钓猫:我很憎恨杨永信的虐待和骗钱行为。
记者:你主要是看到哪方面的信息?
小鱼钓猫:我看到的信息就是临沂第四人民医院院网戒中心的一些“治疗”手法。
记者:是从媒体报道中看到的,还是从其他的地方?
小鱼钓猫:最开始是其他网站上的一些报道,后来到了杨永信吧就是看吧里的帖子。
记者:你觉得他那里不人道是吧?
小鱼钓猫:对。
记者:是不是也有他们反对网络游戏的因素?
小鱼钓猫:不能说没有,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个原因我不会这么关心。仅仅是反对网络游戏的话,那是他的自由,不应当干涉他说话的权利。但是虐待和骗钱就不一样了。
记者:虐待主要是指哪方面?
小鱼钓猫:电击和所谓的药物治疗。
“我也曾在上网耽误过学习”
记者:你主要是玩什么游戏?
小鱼钓猫:我其实都是玩单机游戏的,现在玩的是泰坦之旅。
记者:你平时在游戏上花的时间多不?
小鱼钓猫:没事的时候玩得比较多。
记者:最长会连续玩多久?
小鱼钓猫:几个小时吧。
记者:你觉得有没有耽误到你的学习?
小鱼钓猫:曾经耽误过,意识到就好了。
记者:耽误到什么程度?有没有考试不及格或者留级啊?
小鱼钓猫:没有,就是那段时间成绩比较差。
记者:后来怎么又突然醒悟了呢?
小鱼钓猫:就是觉得成绩不好了。
记者:你身边有没有同学因为网游而耽误学习较多的?
小鱼钓猫:有的。
记者:他们后来有没有醒悟过来?
小鱼钓猫:所谓的“醒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有的人很快就意识到而有的人花的时间会长一些。
“大多数上网成瘾的孩子可以自然回归社会”
记者:你觉得上网成瘾现在是不是很多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
小鱼钓猫:首先,吧里有帖子说明,所谓“网瘾”是外国一些人开玩笑造出的一个词汇。
其次,说网络沉迷对学生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个只能说对中小学生是对的,对于大学生,因为课程本身离实际应用比较远以及压力的减小,对于网络有一定依赖是很正常的。
记者:但是大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因此留级或退学的。
小鱼钓猫:这个我没有见到,可能我们学校校规比较严吧。
记者:那你觉得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忙,而只是让自己回归或“醒悟”,会不会也影响到一些人的正常发展呢?
小鱼钓猫:在国外,大学生每天都要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阅大量资料,以准备第二天的课堂发言,你说他们怎么可能沉迷?
记者:那么你是觉得上网成瘾这个问题不需要社会干预,孩子们可以自然回归是吗?
小鱼钓猫: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如此,当然一些本身家教就已经很不好的孩子是不能回归的。但即使是对这些孩子,问题的根源也还是出在家教上,因此要挽救他们就必须纠正他们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对他们本身进行所谓的“治疗”只会增长他们的逆反心理,结果就是回来以后上网上得更凶。
记者:那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小鱼钓猫: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也不好提出什么建议,但是至少家长的教育方式必须得改,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家长还要继续加码,这是把很多孩子逼向沉迷的一个原因。
“假如没有网络,他们是不是就不犯罪了?”
记者:那你觉得网络成瘾现在是不是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
小鱼钓猫:也许是吧,没有数据我不敢乱说,但是这个问题绝对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杨永信用电刑逼迫那些孩子为自己捏造所谓的“犯罪事实”,这个很能说明问题,如果沉迷网络的危害真像他说的那么大,那他就不用多此一举了。
记者:你是觉得如果危害真的很大,可能会有更多的机构或政府来关注此事是吗?
小鱼钓猫:不是这样的,我给你举个例子。《战网魔》中记载了一件事,说某个“网瘾孩子”曾经聚集了一场4000人的斗殴,我们用常识想一想就知道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中国哪条街道能容纳4000人?这场斗殴之后为什么一直没有新闻报道?所以这件事完全就是捏造的,我们进一步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所谓“网瘾”真的引发犯罪的话,那么杨永信为什么不让他们拿出真正的犯罪事实,而是逼迫他们捏造呢?
记者:但就我看到的情况来看,确实有一些孩子因为网络成瘾,已经走到犯罪的边缘,有的甚至已经触犯了法律。家长也承认这点。
小鱼钓猫:那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没有网络,他们是不是就不犯罪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犯罪的根源说到底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也包括来自网络的影响,但是假如他们不上网了,就能保证他们不受影响了吗?不可能的,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不良影响同样存在,就说最近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吧,这对于孩子难道不是一种很不好的影响吗?
记者:假如说网络也是一个诱因的话,你不觉得也应该对网络进行一定的干预吗?
小鱼钓猫:这种事情首先在技术上根本不可能实现,网络上那么多人,有可能每个人说的话都被审查吗?其次,“网瘾”问题说到底是家教问题,如果家教做得好,对于网络上的一些诱因自然会有分辨能力的。
“倒杨是为了正义,也要为游戏正名”
记者: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算得上是倒杨派中的几大主力之一?
小鱼钓猫:也许吧,毕竟当局者迷。
记者:你觉得在这些倒杨派的人中,是出于对游戏的热爱,还是出于正义?
小鱼钓猫:当然是正义,如果仅仅是出于对游戏的热爱不可能这样反对他一个人。
从小父母对我们说,打游戏是不对的,我们没有反对父母;上了学老师对我们说,打游戏是不对的,我们没有反对老师;假如说仅仅是出于对游戏的热爱的话,那么杨永信的行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不同意那种“疗法”的。
记者:你觉得是不是也有些人是受了游戏开发商的支持而来反对的?就你的了解,身边有没有这种情况?
小鱼钓猫:绝不可能。
杨永信声称自己的网戒中心“救治”了3000多人,而中国有多少款网络游戏?这样算下来实际上他对游戏开发商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何必要雇枪手呢?
举个例子,魔兽世界有500万玩家,我们就假设杨永信的3000人中有1000人是玩WOW的,这点人数可能对暴雪或者网易产生影响吗?
记者:如果不是为了游戏,为什么你们有些群都取名为“为游戏正名”之类的?
小鱼钓猫:当然要正名,杨永信之流之所以可以这样大肆骗钱而不受家长怀疑,就是因为对游戏的妖魔化造成的,假如所有的人都可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游戏的话,有谁会相信他的什么“网瘾引发犯罪”呢?
记者:陶宏开说网络游戏是毒品后,很多人攻击他,这你怎么看?
小鱼钓猫:我还是那句话,谩骂是不对的,但是陶宏开声称网络游戏是毒品,这已经是他侮辱人在先了。
记者:你觉得是大家误解了网络游戏?所以只要说网络游戏不好,你们就不太开心,然后要反击是吗?
小鱼钓猫:没这个必要,我前面说过了,我们没有反对父母,也没有反对老师,如果陶宏开、杨永信等人真的是出于对青少年的爱护而不是经济利益来反对网络游戏的话,我们不会认同他的观点,但是不会反击他。
记者:你觉得他们完全是在为了利益而骂网络游戏?
小鱼钓猫:我有必要说明一个事实,陶宏开的网戒夏令营每一届都是十几天,但是这十几天他收费高达几千元。新东方英语培训机构一个班也是十几天,但是收费只有几百元到上千元,可以说只是陶宏开的零头。
记者:如果没有人玩网络游戏,他们不是无利可图了吗?
小鱼钓猫:这根本不可能,前面说过了,中国网游玩家群体巨大,他们“救治”的那几个人根本不可能对这个群体产生影响。
记者:那你是不是承认确实有很多人因此成瘾了?
小鱼钓猫:不对,我们拿烟瘾来做一个对比,你给抽烟的人一瓶酒,说你今天只能喝酒,不能抽烟,他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如果你要所谓的“网瘾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多半会去。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所谓的“网络成瘾”并不是真的对网络有依赖,他们是在逃避生活中的压力。
记者:如你所言,这些人说游戏不好,你们就要反击,那这是不是与你所说的为了正义相违背了?
小鱼钓猫:我已经说过了,如果他们仅仅是说游戏不好,那是他们的一种看法,没有反击的必要。但是如果有人借“反对网瘾”之名行骗钱和虐待之实,那就不一样了。
“愤怒之人骂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在杨永信的贴吧里,骂他的人很多,有的完全是在谩骂,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小鱼钓猫:我个人不赞成谩骂的方法,但是我能理解这种心理,杨永信惨无人道的虐待激怒了一些可能从性格上说比较激烈的人,在愤怒之下骂人,我认为可以理解。
记者:骂得有理?
小鱼钓猫:当然不能说骂人就是对的,但是你想一想,在你之前采访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权益被侵犯的人辱骂侵犯者权益的事情?你认为这种行为可不可以理解?
记者:你认为杨永信侵犯你们的权益?
小鱼钓猫:我没有进去过,所以他没有侵犯我的权益,但别人的权益也是权益,是应当维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