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卫生部电击网瘾杨永信杂谈 |
卫生部叫停“电击治疗网瘾”惹怒家长
“谁能治孩子谁就是我救命恩人!”
早报记者 简光洲 发自山东临沂
日前,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对近期各地出现的“网瘾电击疗法”做出暂不宜应用于临床的研究结论,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该项治疗。
与网络上舆论一边倒地对这则“叫停通知”表示支持声音相反的是,仍在“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陪护孩子一起治疗的几百名家长则表示了完全相反的态度,对于“叫停通知”他们表示得相当地不理解甚至有些愤怒。
网友“反水”引发“叫停通知”
近几年来,这个名为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当地又称为临沂市精神病医院的“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经常见诸于各大报章甚至中央电视台。
媒体报道说,几乎每天都有几近绝望而又求救无门的家长们偕孩子从全国各地奔到这里,他们都是慕“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的大名而来的。该中心的介绍说,自2006年成立以来,有3000人在这里接受过治疗。
不过,媒体的最初宣传基本上一致是唱“赞歌”,但随着一些从网瘾治疗中心出院的“盟友”的“反水”,媒体上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医院的报道。一名名为“武旭影”的“反水”“盟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痛诉在治疗过程中遭受电击的恐惧,还有对医院的治疗方式及管理模式的荒唐与虚伪的控诉。
网瘾治疗者的“痛苦”引发了网友的普通同情,原来被塑造成“大救星”的杨永信及其网瘾治疗中心一下子成为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治疗中心的网站也一度被黑。
此事也引发了卫生部的关注。7月8日,卫生部向山东省卫生厅发出通知称,近来,该省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开展的“醒脑电击治疗网瘾法”受到关注。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和论证了相关问题,专家一致认为,电刺激治网瘾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国内外并无相关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暂不宜应用于临床。
家长领孩子前来“加班”
医院人满为患
卫生部对于“电击治疗法”的叫停并没有影响到临沂精神病医院杨永明网瘾治疗中心的“生意”,记者昨日在这里采访时看到,仍有不少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求医。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山东省临沂市精神病医院,正值网瘾治疗者的集合时间。记者注意到,约有120多名青少年男女穿着统一的迷彩服,他们喊着统一的口号手挽着手,迈着统一的步伐从治疗中心的小院子走到几十米外的一个较大的院子里进行训练。
统一挂着“某某爸爸”“某某妈妈”牌子的家长们先是侍立在小院子外面,当孩子们走到后面的大院子进行军训时,所有的家长们立即随后一起跟到了大院子。
在医院的门口,记者和几名挂着“陪护家长”牌子的家长聊天。这几名家长分别来自河南南阳及山东青岛,她们也是昨天刚到,此次来的目的是为孩子“加个班”。因为前年她们的孩子也曾在这里治疗过四个多月,成功治愈后才重新返回了校园。但是这了防止网瘾复发,她们又利用暑假时间再让孩子来里“锻炼锻炼”“加强加强”。
据了解,在网瘾治疗中心,陪护的家长成立了“家委会”,网瘾者在这里并不被称为病人而是“盟友“。在医院及家长眼里,这些孩子都是“走偏”的人。
记者看到,这约120多名“走偏”的青少年中,约有15名为少女。100多名盟友加上每位盟友有一到两名陪护的家长,网瘾治疗中心的几个楼面,挤满了数百人,每一间房基本上都要住上4名盟友和4名家长。
当记者以家长的身份咨询这里是否还可以接受病人时,几名可能是家委会的家长无奈地称“已没有了床位,你只能是过一段时间再来了”。
这几们家长可能所言不虚。因为上述的几名前来的“加班”的家长也被告知,确实已没有病床了,只能找地方打个地铺临时挤一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