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4-11-18 22:29:2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和试题 |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荷花淀》 |
||||
科目:语文 |
教学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
课时: 第一课时 |
||
提供者: 王和平 |
单位: 岳西县职教中心 |
|||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11课)《荷花淀》,这篇小说仿佛一篇散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只是选取生活的几个场景,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美好的心灵。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简洁传神,富有特色,表现了主人公细腻的心理活动。 |
||||
|
||||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孙犁及其作品的风格。 ②体会小说新颖别致的构思和浓郁的抒情色彩。 ③把握小说形象优美的叙述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①感受小说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体领略小说的意境美和人情美。 ②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介绍《荷花淀》的写作背景,了解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②在分析作品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一届学生是普高录取后剩下的学生,中考成绩大多在300分以下,知识基础差,并且来自不同的初中,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还有部分学生未参加中考,没有入学成绩。 |
||||
|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简介作者,追溯背景。 3、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4、师生互动,分析片段。 5、延伸拓展,深层探究。 6、课堂热身,完成作业。 |
||||
|
||||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用景物描写、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3、了解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 |
||||
|
||||
六、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
|
打开课本,浏览“课文导读” |
①了解战争题材作品 ②知晓“诗体小说” |
||
2、
|
边听边记 |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 |
||
3、梳理课文 (1)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整理板书(见“板书设计”)
(2)鉴赏景物描写 ①小说开头三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②正午时淀上风光的描写,也是情景相生吗?
|
自读课文,概括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在教师的点拨下,回答问题。 ①明确:环境描写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和背景,同时对烘托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②明确:这里的景物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用景物描写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人们心情的悠闲,淀上的宁静,生活的平和,诗意般的境界,情景相生,反衬了下文敌人大船追赶时的紧张。 |
让学生把握故事情节
让学生了解典型环境描写的作用 |
||
(3)分析课文中对话描写
①“夫妻话别”在文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②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商量着探望丈夫的事,这段对话描写情趣横生,寥寥数语人物性格便跃然纸上,这几句话塑造了她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赏析课文中细节描写 教师提问:作者是通过怎样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
4、完成作业 (1)课堂热身:师生互动,完成课后“练习与思考”四、五题。 第四题:如何理解本文的选材特点? 第五题:怎样理解孙犁小说散文化的格调和如诗如画的意境美? (2)书面练习: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练习与思考”一、二、三题。 |
在教师的点拨下,回答问题。
①明确:从内容上看,为后来水生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将敌人引进伏击圈及最后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思想方面的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明确:第一个妇女——机智伶俐;第二个妇女——爽朗率真;第三个妇女(水生嫂)——思想成熟,性格稳重;第四个妇女——快人快语。
教师点拨,学生回答:没有真实的细节,就没有真实的人物形象,也就没有典型的人物性格。孙犁长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善于以富于个性化的细节动作,鲜明、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生互动,一起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字、词、句方面的训练题(可查工具书)。 |
让学生理解对话描写的作用
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提高正确使用字、词、句的实际能力。 |
||
七、教学评价设计 来自教师的评价:这节课体现了新的教改理念,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意识和适当的课程标准意识。课堂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美中不足是教学量过大,职业高中学生难以适应。最好是立足学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 |
||||
|
||||
八、板书设计 |
||||
开端——夫妻话别——夫妻话别 送夫参军 探夫未遇 发展——探夫遇敌——回家路上 归途遇敌 助夫歼敌 高潮结局——助夫杀敌——感受打算 锻炼成长 |
||||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字、词、句知识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提示强调。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比较差的职高学生,尤其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