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3-12-10 13:11: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和试题 |
《劝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王和平
课题:《劝学》(中职<基础模块>上册23课) |
||||
科目:语文 |
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
课时:2课时 |
||
提供者:王和平 |
单位:岳西县职教中心 |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
|
||||
二、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1、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论述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并用以指导学生的学习。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
|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
|
||||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
||||
本文用了20个比喻来论证中心论点。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先让学生找出全文的所有比喻,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在此基础上找出各分论点下所属的比喻句,加深对比喻句理解。 |
||||
六、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知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
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 |
教师作适当补充,让学生了解荀子和《荀子》一书。 |
||
|
1、
2、 |
通过听、读,强化记忆。 |
||
|
1、
2、 |
疏通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
||
|
学生对照板书,试背全文。 |
熟读并背诵课文。 |
||
七、教学评价设计 |
||||
2、教与学互动。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
||||
八、板书设计 |
||||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5个比喻)
学习的方法、态度{
|
||||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
||||
|
||||